部落格
提問時刻:關於楊朕與《少數民族》(下)
一開始我所探討的議題更多是在一個「漢化」和「異化」的文化衝突,而當作品慢慢成型,所涉獵的表達也更加複雜,是在多層語境下(國家,社會,歷史,地域,文化)對於「身份認同」和「身份流動」的諸多問題探討。

提問時刻:關於楊朕與《少數民族》(上)
「革命」這個詞在中國當代歷史中有他特殊的意義,雖然嚴肅但你可以解釋它為「改造」或「創新」,而「遊戲」這個詞相對來說比較「輕鬆」和「戲謔」。我把「革命遊戲」進行重組,實際上是想嘗試在中國當代社會景觀與歷...

漂浮之島Îles flottantes──甜蜜與苦澀的意猶未盡
三位導演,三種不同的工作方法在舞台上揉合著、交錯著,創作者一直圍繞著漂浮之島這個主題,這個著名的法式甜點,就是整個「戲」意象的原型,白色的、沒有形狀的;沒有根,軟綿綿的,但具體的呈現在你眼前。

在藝術的世界,用心發電成為一種可能
── 2017臺北藝術節《正電效應》
進入《正電效應》的展場空間或許會讓怕黑的人感到恐慌,雖然不至於說是伸手不見五指,但主要的光源就只有映照在一面牆上的投影而已。投影的影像也讓人一時之間摸不著頭緒,上方有幾個意義不明的數字不停跳動著,並且...

「看不見」的愛,「詩」語言的力量
帕斯卡.朗貝爾(Pascal Rambert)與《一家之魂》(下)
在《一家之魂》中,從備料、烹飪、進食、進酒到喝茶,這些看似再平常不過的家庭聚會步驟,卻是用以呼喚親人幽魂回返,無論是質疑、衝突,還是溝通和理解,都是為了要揭露秘密、重拾愛與聯繫的關鍵方法。

「看不見」的愛,「詩」語言的力量
帕斯卡.朗貝爾(Pascal Rambert)與《一家之魂》(中)
「我要寫的不是演員本人,而是在另外一個時空裡,我想像出來,關於他的夢。」那或許是演員在平行時空裡的另一個分身,但幾乎每個演員都自承,他們在角色裡看到了自己的脆弱和內心世界。

「看不見」的愛,「詩」語言的力量
帕斯卡.朗貝爾(Pascal Rambert)與《一家之魂》(上)
作為一位風格獨特、具有個人美學標誌的創作者,朗貝爾一直以來,都偏向將演員放入一個明亮全白的舞台空間,讓角色之間無從躲藏、相互對峙,在語言迷宮裡逐漸靠近愛的真相。

相信嗎?你就是能量的來源?
《正電效應》是運用智能技術創造的藝術裝置,其獲取人的循環能量來探索新的途徑,想像臺北市未來的願景。藉由特製的能量轉換器和人們的心跳,讓身體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新的使命。

當臺灣人與葡萄牙人相遇在法國巴黎 ──
以歐洲為題,《歐洲工坊在臺北》洪儀庭專訪
打從大學開始,儀庭在劇場上所關注的,便是如何在作品當中找出「語言」的音樂性。這語言不單指聲音,更包含肢體。劇本文字對她來說並不只是作為敘事的載體,更重要的,便是如何透過演員的表演來挖掘出動人的旋律,藉...

【評論】顧問的技術《動態的夥伴關係—舞蹈構成工作坊》
顧問必備的的技術可能與評論者、報導人、研究者的訓練相互重疊。舉例來說,顧問有時是第一個觀看作品並給予即時評論的角色,讓創作者預想作品可能如何被觀看與詮釋;有時是代表內部的報導者,透過文字或與語言搭起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