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close
MAY272015

陸神劇《蔣公的面子》 人性的照妖鏡

任何時代都有支持政府的「五毛」、反政府的「公知」,及不問政事的「打醬油」3類知識分子,大陸演出超過200場「神劇」《蔣公的面子》,8月7至9日首度現身臺北藝術節,全劇借用抗戰背景,宛若一面歷史、權力、...

MAY272015

德國新文本發展:從日常中挖掘悲劇 形式與內容層層呼應

英國新文本浪潮在德國劇場界亦引發深遠影響,由導演歐斯特麥耶大力推動的「新寫實主義」,為當代劇作家打造了舞台,強調關注「平凡生活的悲劇」,以與當下世界密切連結。知名劇作家如梅焰堡、希梅芬尼和洛兒等,共通...

MAY272015

蔣公的面子+澳洲原民歌聲 8月來台

蔣公請你吃飯,你去不去?這面子,你給不給?由中國大陸南京大學藝術碩士劇團編導的《蔣公的面子》,去年在上海演出時被禁止文宣,但在北京卻過關演出,這齣在對岸火紅和爭議不斷戲劇,今年將來台參加2015臺北藝...

MAY262015

耿一偉:藝術節不只是提供演出

藝術節的功能絕不只是提供演出,新的觀念與制度的分享、實踐,還有新的觀賞方式的引介,也都是必須達成的。

MAY262015

從東石出發 尋找家的妄想

嘉義阮劇團與《無米樂》、《牽阮的手》紀錄片導演莊益增與顏蘭權,將在今年臺北藝術節共同打造「紀錄劇場作品」《家的妄想》,從嘉義東石出發,透過在地視角,探問人與環境的關係,和對家與故鄉的想望。

MAY192015

【FLiPER MAG專欄】人的存在狀態

「存在」是什麼?不同的領域又是如何看待「存在」這個議題?2015臺北藝術節,將用表演藝術與你一共探索「人的存在狀態」......

MAY192015

跨越地域的音樂旅程
─《歌之版圖》演出評論

黑臂章樂團集結了一群名聲響亮的原住民歌手、樂手、演員,藉著他們的音樂與舞台魅力,傳唱著來自澳洲原民文化的生活經驗與民族認同。《歌之版圖》於2009年墨爾本藝術節首演,娓娓唱出艾力克斯.萊特(邁爾斯.法...

MAY192015

打破常規,與日常來場特別的約會吧!

《星光時刻》的演出證明其細緻和詩意。在這一小時五分鐘的戲裡,透過魔術、雜技、物件劇場和音樂,傳達一種日常的詩意......

MAY192015

製造幻象的藝術
─《星光時刻》演出評論

「幻動」,正是劇團的名字,創立於2000年,帶著他們的行裝來到雷恩市的宏瑟黑藝文中心(Maison du Ronceray)落腳。結合滑稽古怪的趣味、操偶物件、音樂、魔術等等,調製成一獨特又多樣...

MAY192015

三個男人和一間客廳
─《星光時刻》演出評論

他們雜耍於馬戲藝術、默劇、爵士樂和戲劇之間,展現一種令人愉悅的天真。在《星光時刻》裡,幻動劇團的三位藝術家敢於表現一種絕妙的吹噓力道......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