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close
JUN152015

遠古的靈魂音韻:桑布伊

「我是桑布伊,我阿公、阿公的阿公也這個名字。以前的桑布伊會一直留到以後的桑布伊。」每個桑布伊都有自己的時代責任,而他則是讓全世界都能聽見臺灣原住民的音樂與文化的智慧......

JUN122015

藝術總監耿一偉談2015臺北藝術節(上)

秒殺的機器人劇場有什麼獨特魅力?坎城影后真的要來臺?巴士上的密室逃脫到底是什麼?各種臺北藝術節的精彩節目,就讓藝術總監耿一偉一一分享。

JUN122015

【FLiPER MAG專欄】蔣公請吃飯,吃的是什麼好菜?

臺灣是美食之島,絕對沒有人會懷疑,而臺灣美食類型之豐富,其實跟政治環境的更迭大有關係。臺南著名的鍋燒意麵,就源自日治時代的鍋燒烏龍;今日開遍大街小巷的牛肉麵,則是離鄉背景的榮民們迫於無奈的鄉愁之...

JUN112015

在影像面前:姚淑芬&何曉玫《蒼穹下、親愛的》

影像記憶的無意識,或許更是聯繫著《蒼穹下》、《親愛的》,或其他當代舞作中,更隱密的交會之所在。然而卻也同時在媒介的選擇下,鏡頭影像或紙上的光影,創造了兩齣風格、內在,迥異的作品。(李時雍)

JUN102015

一個文化事件
─呂效平談《蔣公的面子》(下)

《蔣公的面子》的兩個創作意圖,一是回答錢學森的「臨終之問」,二是與「國家化」的戲劇對話。實際上,這兩個意圖是互相矛盾的。如果僅僅試圖回答錢學森之問,它就會與當下「國家化」的戲劇一樣,把自己降低到社會學...

JUN092015

我的存在.微故事-風象星座篇

每個人的存在,都是獨特的狀態 風象星座的你/妳,是什麼樣的存在狀態呢?

JUN092015

一個文化事件
─呂效平談《蔣公的面子》(中)

由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季峰老師設計的海報,把1943年的教授和1967年的教授做了鮮明的對比:一邊是紅色的太師椅和教授們瀟灑挺拔的姿態,一邊是疊放的條凳和教授們佝僂的身軀......

JUN082015

一個文化事件
─呂效平談《蔣公的面子》(上)

南京大學建校110周年,我和戲文專業三年級本科生溫方伊聯手創作了喜劇《蔣公的面子》獻給校慶。我用中文系的一個傳說,給溫方伊作為「學年論文」的命題。這個傳說是:1943年在重慶,蔣介石親任中央大學...

JUN072015

何曉玫:失去,是擁有的開始

你上一次開口說「親愛的」是什麼時候?「親愛的」是你心中的誰?若把這股情感具體化,又該如何呈現?編舞家何曉玫以震撼人心的現代舞表演《親愛的》,與群眾共同激盪出埋藏在心中,那既說不明白也看不透的,人...

JUN062015

舞蹈,讓我看見自己,看見世界:何曉玫

風衣與肢體的搭配、歪斜水平面、女舞者的上半身與男舞者下半身的怪異結合,何曉玫利用超現實的意象,創造舞台驚奇,表現出人深層潛意識裡情緒經驗的再現......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