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文件、影像、表演 述說回家的想望
阮劇團《家的妄想》 紀錄劇場形式取材在地故事
在臺北藝術節總監耿一偉的撮合下,長期在嘉義耕耘的阮劇團,與莊益增、顏蘭權合作,以「家的妄想」攝影計畫為題,探訪嘉義東石沿海一帶,藉紀錄劇場的形式,探問人與環境的關係。

伊蓮.雅各
母親、歌手和演員 一派優雅與自在
她是影迷心中永遠的「維若妮卡」,在波蘭導演奇士勞斯基的鏡頭下,以靈巧的鄰家女孩氣質、精緻立體的五官和些許神秘的魅力攫獲你心。但這只是她的人生一段,原本就出身於劇場的她,不眷戀大銀幕,現在更享受音樂和劇...

淬煉表演與舞台間「不安的交融」
克里根堡曾表示「舞台空間決定了一切」,更確切地說,「舞台空間決定了百分之八十的表演形式。」然而,這不意味,他漠視演員,反之,正因為,他的戲很強調肢體表現力,因此,舞台空間,不管是出自誰手,他都要求要挑...

關於舞蹈與人生,她的《心之所向》
-林向秀X女人迷講座側寫
從四歲習舞一直到國立藝專,林向秀都是以芭蕾舞為主,直到專四那年,接觸到國外舞者帶來荷西.李蒙(Jos Limn)舞蹈技巧,她才發現舞蹈世界並非只有芭蕾舞。對李蒙舞蹈技巧深深著迷的她,甚至背著母親偷偷申...

我的存在.微故事─水象星座篇
每個人的存在,都是獨特的狀態, 水象星座的你/妳,是什麼樣的存在狀態呢?

用喜劇態度顛覆劇場─專訪臺北藝術節總監耿一偉
劇場是迷人的,走進劇場時常像走進一個新的世界、像翻開生命一頁扉頁、打開心的一扇窗。劇場不似電視電影能夠反覆咀嚼,劇場只能回味,每一次演出都是最後一次,每一個時空只凝結在當刻......

藝術總監耿一偉談2015臺北藝術節(下)
宛若《重慶森林》德國版展現高難度360度風扇般旋轉舞台、澳洲原住民的真實吟唱、爭議作品《蔣公的面子》從文革看人性......各種臺北藝術節的精彩節目,就讓藝術總監耿一偉一一分享。

我的存在.微故事─火象星座篇
每個人的存在,都是獨特的狀態, 火象星座的你/妳,是什麼樣的存在狀態呢?

旅美編舞家 林向秀 無畏歸來回去 但尋心之所向
長期在「東」、「西」之間反覆往來,林向秀探尋的不是哪一種身體,而是「如水一般容納各種可能」。未來可能將工作焦點轉回亞洲的她,這次的演出,要讓大家看到她「準備好了」!

舞蹈 姚淑芬:十年。
她的舞蹈路,從五歲那年被送上娃娃車起,注定帶著流浪的意味。十五歲考藝專,沒有天生舞星的身段,腰不軟筋不開讓她吃足苦頭,她只能發狠勤練。習舞的第一個二十年結束,她決定捨棄自小學習的芭蕾,到NYU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