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聯結》劇作家
Alexandra Badea。(攝影:同黨劇團)

原文轉載於同黨劇團粉絲頁(2016.09.13)
文字|同黨劇團

今天剛從兩個連續假日放假回來,一大早便有忙不完的事務必須處理。法國燈光設計需要的燈具,水源劇場沒有,只得請法國舞監跟燈光設計協調。舞台部份,導演馬修仍然不斷更動舞台上大道具的擺設方式,讓台灣的協同舞台設計豪杰有些焦頭爛額。中秋節連假即將來臨,要如何在短時間製作出符合導演需求的大道具,變成大挑戰。

今天對劇組也是個大日子,劇作家Alexandra Badea特別從巴黎趕來看排練,台灣的翻譯兼戲劇顧問周伶芝以及法國宣傳人員Maria也在今天下午抵達,中午還有幾個媒體記者前來採訪!放了兩天假,突然這麼多大陣仗的人馬來到劇組,似乎讓大家不得不振奮起精神,把放假的懶散情緒通通丟掉。更何況,晚上還有對學生的開放排練,不到八點半之後是無法完全放鬆的。


宛如霹靂火般的精彩對戲。(攝影:同黨劇團)

Alexandra是個非常年輕的劇作家,才36 歲,羅馬尼亞人,大學主修劇場導演,畢業後在巴黎定居。在法國期間不斷創作,小說、劇本等在法國獲得許多獎項,很可惜,除了《歐洲聯結》我沒有看過她的其它作品,而網路上有的介紹又以影片為主,在無法理解法文情況下,沒辦法對她做太多研究。但我仍大膽跟她提出做簡短訪問的可能性,她也樂於答應。

晚上七點,又是一堆學生來看排練,某個戲劇團體的工作人員以及演員們也來觀摩。全場大約三四十外來客,相當熱鬧。跟上星期不一樣的是,馬修改以英文做開場,只是排練完後的QA,法國觀眾沒辦法以英文提問,全場一片沈默,Johanna才打圓場的說,如果要以法文提問也可以,發言才變得踴躍起來,還好一旁的導演助理Victoria也即時幫我們做英文翻譯。在今天的排練中,音效設計Mathilde開始把前幾天在市集所錄的學生聲音加進來,在再加上其他的特殊音效,讓整齣戲更加分不少!


導演馬修邀請觀摩彩排的觀眾一同參與演出中需要的拍手聲和笑聲錄音。(攝影:同黨劇團)


觀眾對於導演手法以及音效設計,提出了一些問題,也分享了很多觀看心得。而下午,在片段排練後,馬修也問了劇作家Alexandra以及伶芝等人的意見,接下來就看他在之後的兩個星期,將再端出什麼絕活。開放排練後,馬修邀請在場的觀眾參與拍手聲及笑聲的錄製。就這樣工作著,等我們真的結束開車回到劇團已經大約9點20分,但我們卻連晚餐都還沒有吃。

本來在想,等到法國團隊來台灣,我們是否也要把晚餐挪到八點以後?但轉個念頭想想,應該還是按照台灣劇場習慣吧,每個人都要學習入境隨俗,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