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close
Blogs

北投孩子的公車異想-曉劇場排練側記

「叭!」一陣寂靜中,突然發出了公車喇叭的聲音,把正在聽故事、堆疊戲劇氛圍的其他演員,還有正在導戲、進入排練狀態的鍾伯淵嚇得往後一彈。然後,故事繼續往下說,一個關於北投遊樂園區的靈異傳說。

Blogs

【FLiPER MAG專欄】少年郎人ㄟ叨兜位去?

曾經,我也是那個離鄉背井,從彰化到臺北打拼的年輕人,但我想為我的家鄉做些努力,於是我展開一系列的田野調查,了解我的家鄉正在發生什麼事......

Blogs

一個文化事件 ─呂效平談《蔣公的面子》(上)

南京大學建校110周年,我和戲文專業三年級本科生溫方伊聯手創作了喜劇《蔣公的面子》獻給校慶。我用中文系的一個傳說,給溫方伊作為「學年論文」的命題。這個傳說是:1943年在重慶,蔣介石親任中央大學...

Blogs

陸神劇《蔣公的面子》 人性的照妖鏡

任何時代都有支持政府的「五毛」、反政府的「公知」,及不問政事的「打醬油」3類知識分子,大陸演出超過200場「神劇」《蔣公的面子》,8月7至9日首度現身臺北藝術節,全劇借用抗戰背景,宛若一面歷史、權力、...

Blogs

德國導演丹妮耶拉.克朗茲-當代劇本的助產士

來自德國的導演丹妮耶拉.克朗茲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她的導演生涯中,超過八成的導演作品都是當代的劇作,多次更是該劇作的首度搬演。不刻意塑造風格的她,更在意的是發揮演員的特質,她說:「我的戲很仰賴演員...

Blogs

文件、影像、表演 述說回家的想望 阮劇團《家的妄想》 紀錄劇場形式取材在地故事

在臺北藝術節總監耿一偉的撮合下,長期在嘉義耕耘的阮劇團,與莊益增、顏蘭權合作,以「家的妄想」攝影計畫為題,探訪嘉義東石沿海一帶,藉紀錄劇場的形式,探問人與環境的關係。

Blogs

3.5小時的戲劇旅途-《失竊的時光》

在每個人的故事之間,從對未來的幻想、或是臆想,從猜測間去躡手躡腳地活著,鋪造未來的人生,漠視了眼前自己身處的荒謬,360度的巨大旋轉風扇更替著不同的故事,卻又巧妙地將其揉雜成一團,每個人好似都為自己的...

Blogs

比悲劇還有力的笑

《蔣公的面子》堪稱是一部真正有養分、有氧氣的喜劇,它所引發的每一次笑聲,都不是由撓癢癢式的簡單搞笑或低俗包袱所帶來的。它的笑,是思考後的笑,是會心的笑,也是一種觀眾心靈與舞臺角色真正相互理解後的笑。這...

Blogs

一個文化事件 ─呂效平談《蔣公的面子》(中)

由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季峰老師設計的海報,把1943年的教授和1967年的教授做了鮮明的對比:一邊是紅色的太師椅和教授們瀟灑挺拔的姿態,一邊是疊放的條凳和教授們佝僂的身軀......

Blogs

一個文化事件 ─呂效平談《蔣公的面子》(下)

《蔣公的面子》的兩個創作意圖,一是回答錢學森的「臨終之問」,二是與「國家化」的戲劇對話。實際上,這兩個意圖是互相矛盾的。如果僅僅試圖回答錢學森之問,它就會與當下「國家化」的戲劇一樣,把自己降低到社會學...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