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賞味的都市傳說──和藝術家泡《島嶼酒吧》
文/洪瑞薇
 
「啊呀,不能說,」香港藝術家余美華神秘兮兮地,「說了大家都會想要去。」硬是不肯透漏酒吧的所在。
 
那是好幾位「亞當」藝術家在台北共同的心頭好。店面小巧,擠壞了可不妙。
 

2017 ADAM Artist Lab IsLand Bar(copyright by TPAC)
去年(2017)夏天,應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亞洲當代表演網絡集會」(亞當計畫)之邀,二十位來自亞洲與臺灣在地的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入駐城市邊邊的寶藏巖,進行為期兩週的集體創作。成天攪在一塊擠榨想像,夜裡圖放鬆,便往這間神秘的酒吧鑽。
 
點酒的方式很特別,沒有既定的酒單,你得先設法形容,想來一杯什麼樣的滋味。好比說:「我想要一座森林、帶點秋天的感覺……」
 
酒吧與調酒:關於陌生聚合的想像
 
話不多的店主,有求必應,悉心調製來客描繪的風味。上酒是又一番風景,除了你點的這杯,構成這酒的所有配方也一併亮在前面,一支支排排站好,敬候你的盤查。
 
「於是你可以知道這杯調酒的來源是什麼,可以把每一瓶打開聞呀、問呀。那整個就像是一場表演,演繹某種很抽象的東西,把它變成一個調味。可能你在品嘗它的時候,分辨不出每個獨立的來源,但同時又能透過擺在你眼前的那些瓶子去認識。」
 
這樣的體驗,很大程度地刺激了藝術家們,成為創作結構上的一個重要起點。此外,酒吧做為一種聚合的方法,「它讓不認識的人碰在一起,透過一杯飲料的分享,帶出一些故事。這樣的一種『混合』的處境,是我們之中很多藝術家共有的興趣。」
 
帶著對這樣獨特場所的好奇,某個晚上,余美華和來自日本、長期挖掘日台之間幽微歷史的藤原力(Chikara Fujiwara),相偕去了林森北路,在條通一帶遊走,與街邊邂逅的Talk Bar女孩們閒聊,緩緩勾談出「在城市裡隱藏著的、可能一直在改變、很模糊的一份歷史。」
 
融合這些在田野中的體察,他們在駐村的末了,共同起造了一間快閃酒吧,做為創作的階段呈現。當時做為協作者、旁擊了整個起事經過的鄧富權,意猶未盡,邀請藝術家們在今年夏天重返、再造酒吧,在他擔當藝術總監的臺北藝術節中,限時開張。
 
一座島,一個人,一杯酒
 
這回的酒吧,選擇開設在臺北中山堂的頂樓,過去是承載眾多歷史關鍵時刻的政治之所,如今亮起了色誘人的霓虹。
 
店招牌「IsLand Bar」的寫法藏著詭計,以大寫字母暗示,除了單純地看作Island(島嶼),也可以是Is Land(是土地)或者I’s Land(我的土地)……隨你怎麼想它都成立。
 
酒吧裡頭,十幾組酒紅色的卡座沙發,如同島嶼般散落開來,藝術家們換上了「花名」、領有各自的檯桌,猶如島主,迎接陌生的訪客前來對坐,接著,奉上一杯酒——這酒可得好好品嘗,裡頭混融了查探對面之人的種種線索,他的所思所想,以及這座島想與你做的溝通,限時30分鐘。
 
「每個藝術家就是一座島,每座島都有它專屬的飲料。」李銘宸是臺灣方的代表,據說,去年酒吧的點檯menu裡,就屬他的扮相最妖嬌。今年他與藤原力、余美華共同擔任召集人,合力兜出12位藝術家的組合,一半出自台灣,一半來自緬甸、越南、菲律賓等亞洲各地。
 
《島嶼酒吧》本身就像是杯巨大的調酒,融合了這些藝術家既有的探索,關於國族╱殖民、文化轉移、身分流動種種,用一種可口的形式。
 
光是他們自身的成分也很複合,幾乎沒什麼「純正的」可言。余美華以自己為例,中泰混血、香港長大、旅居歐洲,「那是包含成長背景、遷移路徑、所屬的家國歷史等,調和出來的一個混合的身分。每個藝術家在自己的桌子提供他特有的交流方式,帶出一種:不同個體在群體裡的『同時』——我們擁有不一樣的歷史、時間和文化,但同時性地發展、存在著。」
 
李銘宸格外看重的,是這裡頭的互動:「基於去年參與IsLand Bar的經驗,怎麼互動是我比較關注、感興趣的事情,所以我更多是就這個面向,去尋找可能會有趣的藝術家。」
 
高潮回甘的近距體驗
 
以一對一的觀演關係來說,余美華算是老手了,她有過好幾個編舞作品,老早就在探究這樣的近距離互動。「透過這個一對一的、當下的陌生,可以構作出另外一種空間,當我這麼近地看著你,我已經不能再只是看,那會使一些不同的事情發生。它提供了一種彈性的距離,不只是身體、實際上的,更是思考上的,那很吸引我。」
 
過去大抵在經營景觀式劇場的李銘宸,是受了「亞當計畫」的刺激,才開始對「與人互動」這個媒材產生更多的好奇。「我在想,有沒有什麼事情是超越語言限制的?比較沒有距離的互動或許是一種。」就如他在「亞當」駐村開始時的自我介紹,是用手機輕輕地播放最近愛聽的歌,輪流擺在每個人的耳邊,那讓余美華喜歡得不得了。
 
《島嶼酒吧》也是,即便挪用了「Talk Bar」的外觀,但其實「聊」的方式有很多種,並不是非要動口不可。藝術家們正在密謀他們的想像。
 
那麼,對飲之外,究竟要和這些島嶼的主人們做些什麼?這是余美華的又一個不能說。「是秘密。我們要保留這份神秘的未知。每個觀眾進來,一定要帶著這份未知,才能拋開自己,這是我覺得很重要的事。」
 
非得要透漏一點什麼的話,她可以說的是,期待最終能讓觀眾帶出場的,是一種「高潮回甘的思考體驗」。行前通知:帶上身分證件(酒精飲料限18歲以上觀眾),安排好酒後的交通,此外儘管,去真實地面對面、去細細地品嘗,那是只有你和對方能夠知曉的,期間限定的都市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