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標籤查詢
共6筆符合文章,查看所有標籤 工作坊 文章
「遺忘的故事-紀錄劇場工作坊」呈現實錄(下)
從各個呈現作品來看,「紀錄劇場」作為一種創作形式,重點在於引用的素材內容的「真實性」及「歷史感」。題材內容大至時代環境,小至個人成長經歷的探究皆可入題,端看創作者關注的面向為何。

「遺忘的故事-紀錄劇場工作坊」呈現實錄(上)
「紀錄劇場」此一創作形式與一般戲劇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其必須經過大量的資料蒐集、田野調查累積大量創作素材,並特重選取素材的「真實性」,再經由創作者的重新揀選、拼貼過後置於舞台上進行呈現。「紀錄劇場」在於...

【評論】顧問的技術《動態的夥伴關係—舞蹈構成工作坊》
顧問必備的的技術可能與評論者、報導人、研究者的訓練相互重疊。舉例來說,顧問有時是第一個觀看作品並給予即時評論的角色,讓創作者預想作品可能如何被觀看與詮釋;有時是代表內部的報導者,透過文字或與語言搭起作...

【評論】關於紀錄劇場Ⅰ:虛實辯證《遺忘的故事—紀錄劇場工作坊》
「遺忘的故事紀錄劇場工作坊」主講者Christine不曾直接定義紀錄劇場,因為紀錄劇場並非始於一種既定的劇場形式,而是因應時代的劇變而發展出的紛雜現象。工作坊也鮮少談論什麼「不是」紀錄劇場工作坊,因為...

在《異鄉》演出之前── 記〈如何成為台灣人──文本建構工作坊〉(上)
對於陸惠方來說,臺灣是一塊無緣的故鄉,她忍不住地想,「如果」當年曾祖父順利抵達臺灣,那自己將會長成什麼樣的人呢?在《異鄉》這個作品中,她便以「如果我是臺灣人」為題拍攝錄像,創造一個有如平行宇宙般的「另...

在《異鄉》演出之前── 記〈如何成為台灣人──文本建構工作坊〉(下)
自我是個非常複雜的組成,或許也因為法國本身就是一個各種民族生活其中的國家,我並不會受到所謂的國族認同的影響。在寫作過程當中,『我』就是『我』,我不會事先設想我的國籍、我的性別,我的一生所有經驗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