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舞台呈現之模擬圖。(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  提供)

文字|林立雄


電梯門打開,斗大的「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映入眼簾,右方猶如一堵玻璃牆的門扉緩緩開啟,迎面而來的偌大灰黑花崗岩地坪,以及天花板上鑲嵌著一顆顆星輝般的黃光燈,寬敞、舒適的大廳呈現簡約低調的風格。事務所整體空間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立刻感受到設計的巧思,除了具有溫度外,更能夠讓在裡頭工作的人輕鬆地發想、交流。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內外皆美,曾獲得2016年「全球卓越建設獎」首獎殊榮。(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  提供)

工作場景 我們並不陌生

從大廳步入工作區抵達會議室,視線一路從玻璃展示櫃穿透至工作區,一排排的開放座位,坐著一群年輕的建築與室內設計師,猶如好萊塢電影中大企業裡的辦公區域,充滿活力。第一次走進事務所,不免讓人覺得自己就像劉姥姥逛大觀園,對事務所的環境嘖嘖稱奇。劉培森一身正式卻又帶點書卷味,從容不迫地走進會議室,就坐後便開始侃侃而談。

大多數人眼中的劉培森,可能是前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的前女婿。事實上,讓他備受關注的事蹟,就在我們彼此的身邊──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一樓是挑高七米五的無柱空間,極簡的懸吊式建築中,除了館外綠意盎然,館內更是樹木林立,高雄總圖還曾獲得2016年「全球卓越建設獎」首獎的殊榮,帶給高雄市民或遊客便利的資訊交流平台,更提供給大家一個優質的公共空間。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全然展現劉培森在設計建築時,一貫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


《浮士德》舞台模型。(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  提供)

從建築舞台走向劇場舞台

這位大名鼎鼎的建築師,究竟與劇場有什麼樣的關係?又為何被聘為「當代傳奇劇場」最新作品《浮士德》的舞台設計呢?劉培森輕描淡寫的說:「其實最早認識吳興國先生,是因為曾為戲曲學院設計建築物與室內空間。」幾年前相識的緣份,到今年,當代傳奇劇場製作《浮士德》時,即找上了劉培森建築師,劉培森看似鎮定卻略帶驚訝地說:「劇場舞台對我們建築師而言,真的是一塊完全陌生的領域!」

即使是對建築相當自信的劉培森,接到吳興國與林秀偉夫婦的盛情邀請後,仍思考了足足兩週的時間。在喜愛嘗試的性格驅使下,劉培森最後還是接下了這份委託。對劇場設計不熟悉的他提到,工作模式即是一大挑戰。帶領一群年輕的設計群,劉培森與參與《浮士德》的夥伴們攜手合作,彼此適應來自不同領域工作者的激盪互動,嘗試有別於建築常態事務的例行性運作。


《浮士德》邀集各領域藝術家共同打造,左起舞台設計劉培森、影像設計王奕盛、作曲王乙聿、導演暨主演吳興國。(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  提供)

層次感讓舞台的各個觀看角度呈現多樣風景

雖然是第一次接觸舞台設計,但劉培森不把陌生的劇場環境創作當作一件行業外的工作,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究竟要如何將自己建築的專業於整體視覺效果上有加乘的作用。「我們跳脫事務所的框架,走進排練場,登上跨業的平台,與大家交換不同的經驗與可能。」但劉培森驚嘆,從腳本的發想,一直到循序漸進的排練與設計會議,劇場作品的產生如同流動的景物,上一幕可能華麗繁複,下一幕可能簡約潔淨。「劇場的完成不只照顧其中一個環節,而是必須整體考量、相互協調,讓每一部份的設計都要相得益彰。」劉培森滿娓娓道來,分享心得。

「建築空間是凝固的,人必須適應建築;但舞台設計是流動的,必須考慮到人的走位、動線與情境變化。」對劉培森來說,最能夠發揮的設計概念是舞台上的「空間」與「層次」。在創作《浮士德》舞台時,希望能用前後交錯、疊合的建築設計手法,讓觀眾看見舞台景深;同時,也希望在高低層次上呈現豐富的視覺感受。更重要的是,劉培森主張未來這些舞台道具能夠達到重複利用的可能,他更是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將道具、布景組合與尺寸模矩化。


劉培森建築師特別強調舞台的「安全性」,讓布景穩定於舞台上,確保演員的安全,讓他們盡情地揮灑才情。(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  提供)

永續利用 把複雜的問題簡化

劉培森對這一次《浮士德》的舞台設計,特別談到舞台的「安全性」。建築師強調「建築」除了實用之外,更重要的莫過於安全。在布景的設計與製作上,劉培森強調道具的重心與平衡,讓布景穩定於舞台上,確保演員的安全,讓他們盡情地揮灑才情。布景採簡約線條、寫意造型的路線,具有濃厚文化象徵意義與未來感;選用的色調也較為素雅,不讓舞台搶走演員華麗服裝的風采。此外,藉著燈光營造千變萬化的情境效果,搭配演員的肢體動作,讓舞台場景更增添神秘的氛圍。

舞台設計著重永續利用,與康延齡服裝設計的環保理念不謀而合,甚至在舞臺上設計「轉幕」的功能,只要輕易的旋轉布景,即可在轉瞬間變換成多樣化場景。劉培森雖對自己的設計充滿期待,但提到有機會願不願意再進入劇場設計,他卻只是謙虛地說:「我們先看看這次的成果吧!」平常,只緣深在此山中,大多數的人僅僅知道劉培森曾打造許多著名的大型公共建築,藉著這一次難得的藝界跨領域合作機會,劉培森帶著設計團隊走入劇場,讓觀眾一睹頂尖建築師的非典型創作──如何從世界的建築舞台走向劇場的舞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