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標籤查詢
共19筆符合文章,查看所有標籤 舞蹈 文章
2014臺北藝術節──充滿磨難的故事,無論是製作過程、演出或故事本身,都一樣。
2014年台北藝術節,充滿了磨難的故事,8月1日才要開演,已發生的故事就一籮筐,最驚險的是蔡明亮的《玄奘》,在剛結束歐洲巡演中,唯一的演員李康生的小中風,差點讓戲開了天窗。

舞蹈x新詩 舞出旅外的經歷與風景—許耀義
去年八月,許耀義退下舞者的身分,開始從事編舞及教學的工作。他回想起過去的艱辛與心境的轉變,臉上仍然掛著陽光的笑容。話語間,總能感受到他對於芭蕾十分地熱衷與執著,但也不時透露出他對未來的擔憂。心心...

自由舞蹈工作者李宗軒-離開被動的自己
非舞蹈班出身卻考入北藝大舞蹈系,並成為雲門舞者近五年,李宗軒其實是個喜愛街舞、渴望創作的大男孩,他選擇離開專業的舞者職涯,讓自己投入不同的表演創作。

露天的鈕扣計畫
鈕扣計畫今年邁向第四年,卻也是首度的戶外演出。作為臺北藝術節的開幕場,在大安森林公園的露天音樂台演出,是一個跨越性的突破。過去三年在誠品的演出,就如同大多數的舞蹈演出,多為觀舞的核心觀眾,到了戶外演出...

旅美編舞家 林向秀 無畏歸來回去 但尋心之所向
長期在「東」、「西」之間反覆往來,林向秀探尋的不是哪一種身體,而是「如水一般容納各種可能」。未來可能將工作焦點轉回亞洲的她,這次的演出,要讓大家看到她「準備好了」!

舞蹈 姚淑芬:十年。
她的舞蹈路,從五歲那年被送上娃娃車起,注定帶著流浪的意味。十五歲考藝專,沒有天生舞星的身段,腰不軟筋不開讓她吃足苦頭,她只能發狠勤練。習舞的第一個二十年結束,她決定捨棄自小學習的芭蕾,到NYU重...

他們,都在面對自己 ─何曉玫《假裝》與林文中《空氣動力學》
今年,兩廳院的「1+1雙舞作」看似巧妙對應:女性與男性(何曉玫與林文中),感性與理性(《假裝》與《空氣動力學》)。不過創作深處,其實都是面對自己,一位呢喃脆弱卻假裝堅強,一位飛向自由但免不了墜落...

五部舞作,五顆「飢渴的心」-林向秀的《心之所向》
人的心充斥著無限的期盼或渴望,無論是知識、愛情、友情甚至是親情。當人的心正因為某件事情不斷的躁動、不安著,你能夠清楚的知道,你的心正渴望前往哪個方向嗎?林向秀與sjDANCOco即將在臺北藝術節呈現的...

何曉玫:失去,是擁有的開始
你上一次開口說「親愛的」是什麼時候?「親愛的」是你心中的誰?若把這股情感具體化,又該如何呈現?編舞家何曉玫以震撼人心的現代舞表演《親愛的》,與群眾共同激盪出埋藏在心中,那既說不明白也看不透的,人...

光的另一邊,並不一定是黑暗:無所畏懼的追求夢想!
人生是自己的,然而隨著年紀,在不同的階段經歷各種角色的刺激與轉換,對於過去的自己或是當下的處境是否有著困惑與懷疑?旅美的編舞家林向秀老師,將對你告白:傾聽內心真正的聲音,選擇並不代表放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