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標籤查詢
共20筆符合文章,查看所有標籤 舞蹈 文章
林向秀舞團《心之所向》 ─我不要美麗,我要生命感
如果你在林向秀的舞作《心之所向》的《碎玻璃》這一段舞中,看到《太陽花學運》的影子,別驚訝,那是她想要營造的效果之一。「玻璃即使被打碎了,仍然具有致命的力量。」林向秀說:「這就是這支舞作取這個名字...

台北藝術節《雙城交鋒》 -當臺北撞上澳洲,舞力交鋒,6支佳作在劇烈激盪中產生
澳洲的舞蹈很特別,跟美國或歐洲不一樣,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說:「澳洲舞蹈就像澳洲的無尾熊一樣,有自己獨特的語彙,很有特色。」

林向秀《心之所向》-5顆飢渴的心,探索最深層的人性真面目
一方手帕,牽引出一樁樁的血案,這是我看《摩爾人的帕凡舞》這支舞作的主要印象。《摩爾人的帕凡舞》是台北藝術節林向秀《心之所向》中,五支舞碼之一,是美國三大舞蹈宗師之一的荷西.李蒙最知名、最經典,也是被翻...

聊個天,用舞蹈交朋友《鈕扣x鈕扣計畫》
夏日晚間,涼風徐徐,偶有幾顆星星的夜空上掛著一顆藍月,後方傳來陣陣雞排與滷味的香味,舞台後方有兩座稍嫌礙眼的閃亮豪宅,身邊不時經過的是正在快走的阿伯與大嬸,有些就這麼臨時駐足,觀望這麼大一群人究竟在看...

五部舞作,五顆「飢渴的心」-林向秀的《心之所向》
人的心充斥著無限的期盼或渴望,無論是知識、愛情、友情甚至是親情。當人的心正因為某件事情不斷的躁動、不安著,你能夠清楚的知道,你的心正渴望前往哪個方向嗎?林向秀與sjDANCOco即將在臺北藝術節呈現的...

光的另一邊,並不一定是黑暗:無所畏懼的追求夢想!
人生是自己的,然而隨著年紀,在不同的階段經歷各種角色的刺激與轉換,對於過去的自己或是當下的處境是否有著困惑與懷疑?旅美的編舞家林向秀老師,將對你告白:傾聽內心真正的聲音,選擇並不代表放棄。

關於舞蹈與人生,她的《心之所向》 -林向秀X女人迷講座側寫
從四歲習舞一直到國立藝專,林向秀都是以芭蕾舞為主,直到專四那年,接觸到國外舞者帶來荷西.李蒙(Jos Limn)舞蹈技巧,她才發現舞蹈世界並非只有芭蕾舞。對李蒙舞蹈技巧深深著迷的她,甚至背著母親偷偷申...

露天的鈕扣計畫
鈕扣計畫今年邁向第四年,卻也是首度的戶外演出。作為臺北藝術節的開幕場,在大安森林公園的露天音樂台演出,是一個跨越性的突破。過去三年在誠品的演出,就如同大多數的舞蹈演出,多為觀舞的核心觀眾,到了戶外演出...

《雙城交鋒》-蘇迪勒颱風月初才來,月底澳洲編舞家就把狂暴的它搬上了舞台
他來臺北的時機很巧,剛好在蘇迪勒颱風離去的第2天到,所以他沒有經歷狂風暴雨的凌虐,卻看到了肆虐後的斷垣殘壁景象,「尤其是泥巴。」他手比在胸前高度說:「在寶藏巖看到這麼高的泥巴。」

臺澳交流 「跳舞」看見文化差異-世紀當代舞團採訪
在這個時代,人人都想說出自己的故事、表現自己,在自己所屬的場域中,成為最優秀、亮眼的那顆星星。這幾年,姚淑芬發現開始有想獨立創作的編舞者不斷竄出,有越來越多年輕人試圖用創作為自己發聲,展現自我的內心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