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票亭
交通資訊
購票資訊
套票辦法與問卷抽獎
場地資訊
漂浪之旅-謝雪紅在瀘沽湖
波麗士灰闌記
雷雨2.0
安德魯與多莉妮
赤鬼
三姊妹─人形機器人版
伐木樂園
華格納大爆炸
我不在這
SMAP X SMAP- In love with the 90s
時境
臺北藝術節
市長的話
局長的話
藝術總監的話
贊助廠商
工作團隊
Mail
首頁
>
節目總表
>伐木樂園
伐木樂園
節目分類:
新馬戲
展演單位:
加拿大阿爾馮斯馬戲團
展演日期:
2013/08/23 (五) 19:30
2013/08/24 (六) 19:30
2013/08/25 (日) 14:30
展演場地:
城市舞臺
演出長度:
90分鐘,無中場休息
票 價:
400, 600, 800, 1000, 1200, 1600元
附 註:
法語演出及吟唱,中文字幕。
「觀眾只有目瞪口呆的份!」
──加拿大《責任報》
「做一齣沒有馬戲演員常用器材和裝置的當代馬戲表演,你必須要有膽識才行。」
──
加拿大《日報》
魁北克伐木農場的原創馬戲
鮮切夠勁活力,屏息驚險過招
這絕對是前所未見的原創馬戲,直擊靈巧和力度的高超技藝!來自北美林場的野性呼喚,樵夫左鋸一塊新鮮松木,右取一把短柄斧頭,長長的鋸木鋼鋸成了跳圈圈的玩具,舞臺上瞬間化身馬戲樂園,斧頭漫天飛舞,長鞭熱辣辣擲地有聲,整座森林木屋充滿新鮮熱力。
加拿大魁北克小鎮裡,流傳久遠的屯墾傳奇。所有林場裡的伐木工具,全成特技、雜耍的玩具,穿著汗衫與吊帶褲的蓄鬍男人,在細長的松木枝條上躍起空翻,腳下滾轉著剛鋸下的粗實圓木,競技招招驚險;組合出瘋狂蹺蹺板,玩起了空中飛人,傳統民俗音樂與吆喝聲相互呼應,現場屏息、驚嘆,活力四射,令人不禁一起搖擺。
勇於創新的加拿大阿爾馮斯馬戲團,多數團員來自蒙特婁國立馬戲學校,並承繼「新馬戲」結合雜耍與戲劇、跨藝術領域的原創風格,為馬戲表演開疆闢土。本劇融合藝術、馬戲特技與魁北克民間傳說中最生動獨特的元素,以嶄新眼光看待自身源頭,帶給觀眾截然不同的馬戲體驗,特技動作與現場音樂搭配得天衣無縫,在炫技之餘,更呈現不插電的快樂生活。
※每場開演前
30
分鐘於劇場大廳進行導讀。
※
08/23
(五)首演場演後進行創作分享,備中文口譯。
※本節目非親子節目,未滿
7
歲及
110
公分以下孩童不得入場。為共同締造美好回憶,與維護劇場安全,建議12歲以下孩童請由家長陪同觀賞。
※更多關於《伐木樂園》與原創新馬戲,歡迎至藝術節部落格
延伸閱讀
加拿大 阿爾馮斯馬戲團
成立於
2005
年,在魁北克悠久的馬戲傳統中,展現年輕新意。劇團由一群畢業自蒙特婁國立馬戲學校的專業雜技演員、一位專業舞者、一位前滑雪冠軍和三位熱情、多才多藝的音樂家所組成,創團成員皆曾加入魁北克、歐洲地區的知名新馬戲(
nouveau cirque
)劇團,表演經驗豐富。阿爾馮斯馬戲團從魁北克傳統音樂及民俗傳統中汲取靈感,大膽地融合當代馬戲的藝術性和技術。
2006
年推出創團作《黃昏時分》(
La Brunante
),引起熱烈迴響。初試啼聲之作成功結束巡演之後,團員紛紛離團追求個人表演事業,分別加入瑞典當代馬戲團(
Cirkus Cirkör
)、瑞士星光馬戲團(
the Cirque Starlight
)、蒙特婁「一隻手掌七指頭」劇團(
Les 7 doigts de la main
)、艾羅瓦茲馬戲團(
Cirque Éloize
)、太陽馬戲團和快讓開舞團(
Bouge de là dance company
)合作。直到
2010
年,團員才再度合體,開始創作《伐木樂園》。
特技演員|安東.卡哈賓尼耶‧雷賓
畢業於蒙特婁國立馬戲學校。擅長「德國輪」(
the German wheel
)、「人形鋼圈」(
the Cyr wheel
)、「梯子平衡」(
the Ladder
)、一般雜技、丟擲球以及音樂。參與無數演出和創作計畫,包括:艾羅瓦茲馬戲團的《游牧者》(
Nomade
)與《管弦樂馬戲團》(
Cirque Orchestra
)、當代馬戲團的《九成以上,無人知曉》(
90% Unknown
)、太陽馬戲團的《名流號巡遊計畫》(
Celebrity Cruise Project
)、哥本哈根皇家歌劇院的《假面舞會》(
Maskarade
),以及「一隻手掌七指頭劇團」(
Les 7 doigts de la main
)的《痕跡》(
traces
)。
特技演員|喬納森.卡索邦
七歲時便已練就翻觔斗與丟擲拋接的特技,少年時期成為當地體操俱樂部的代表選手,並投入體操領域,持續鑽研。
2000
年自蒙特婁國立馬戲學校畢業,主修馬戲晃板(
teeterboard
)和彈網(
trampoline
)。畢業後前往瑞士教授馬戲藝術。其後四年,他加入當地的星光馬戲團,擔任表演者和藝術總監助理。接著成為太陽馬戲團的固定班底,成為備受矚目的表演者。2007年參與知名瑞士「柯尼馬戲團」(
Circus Knie
)與薩爾托.納塔勒馬戲劇團合作的演出製作,並與「一隻手掌七指頭劇團」合作,推出《痕跡》(
Traces
)。
特技演員|馬諦亞斯.薩米納荷
國際級馬戲演員,擅長雜技和物件拋接,巡演足跡遍及法國、西班牙、阿根廷、巴西和杜拜,除了自家經營的芬蘭「秋天的顏色」(
Circus Ruska
)馬戲團,也與法國艾達勒馬戲團(
Cirque Aïtal
)、瑞典當代馬戲團(
Cirkus Cirkör
)以及蒙特婁「一隻手掌七指頭」劇團(
Les 7 doigts de la main
)一起合作演出。
舞者|茱莉.卡哈賓尼耶.雷賓
八歲時開始接觸古典芭蕾,後來則迷上現代舞和戲劇。畢業自蒙特婁當代舞蹈學校(
LADMMI
),並在
2003
年取得當代舞蹈表演文憑。合作過的知名編舞家包括畢耶娜芙(
Sonia Biernath
)、侯喀(
Manuel Roque
)、德梅荷絲(
Mélanie Demers
)、蕾孚斯喀(
Amélie Lévesque
),也與「快讓開舞團」的編舞家藍芝梵(
Hélène Langevin
),以及「蒙大拉.希杜舞團」(
Mandala Sitù Company
)。除了現代舞,茱莉也熱愛阿根廷舞蹈和歌唱。
2007
年與瑞士「薩爾托‧納塔勒馬戲劇團」(
Salto Natale Circus Company
)展開歐洲巡演,自此投入馬戲生涯。
演員|亞蘭.卡哈賓尼耶
早年致力於高山滑雪競技與足球,遊歷世界各地,參與各大賽事。身兼足球教練和馬戲表演設計師的亞蘭,充分展現了阿爾馮斯馬戲團年輕表演者特有的多才多藝特質。
樂手|喬希安娜.拉波特
八歲開始學習古典擊樂,成年後取得蒙特婁魁北克大學(
Université du Québec
)音樂文憑,與瓦內里(
Gino Vanelli
)、畢格哈斯(
Dan Bigras
)、布雷(
Isabelle Boulay
)等音樂家一起巡演,並參與艾羅瓦茲馬戲團《游牧者》演出,隨團巡迴全球五年。無數的電視演出,也累積了豐富的表演經驗。她也是「方斯華‧侯伊與偽裝成好手的傢伙」(
François Roy et les As de la Frime
)樂團的成員。該樂團在瑞奇蒙的歡慶搖滾音樂節(
Festi Rock Festival
)嶄露頭角,榮獲第二名佳績。她於
2006
年加入了阿爾馮斯馬戲團,共同創作《黃昏時分》。
樂手|翁德烈.嘉尼葉
生長於魁北克省拉諾迪耶地區,該地區素來有「多部唱和首府」(
the national capital of call and singing
)的美名。曾赴蒙特婁修習爵士吉他,也是魁北克傳統音樂樂團「紫羅蘭」(
La Giroflée
)的創團團員。於
2006
年參與阿爾馮斯馬戲團創團作《黃昏時分》的演出及製作編曲。此次亦加入劇團新作《伐木樂園》創作班底。
樂手|大衛.席瑪德
出生於魁北克北部聖約翰湖區(Lac St-Jean)。大衛這位演奏家,尤擅魁北克的傳統音樂。2010年取得爵士吉他演奏文憑後,在拉諾迪耶地區喬里耶(Joliette, Lanaudière Region)的「普通與職業教育學院」(CEGEP)繼續精進傳統音樂的演奏技巧。他的樂風遊走在爵士與懷舊的小提琴曲調之間,無論使用的樂器是斑鳩琴、吉他、杜布羅吉他或是小提琴,都能完美地演繹這種風格。
作曲家|大衛.布隆杰
曾於蒙特婁修習小提琴和爵士樂,後加入傳統音樂樂團「以乞丐之名」(
La part du quéteux
),該樂團在
2007
年榮獲「加拿大傳統音樂大獎」的「最佳專輯」。接著進入知名魁北克樂團「微笑的低筒鞋」(
La Bottind souriante
)擔任小提琴手,並於
2006
年加入阿爾馮斯馬戲團。
導演|亞蘭.馮格爾
畢業於蒙特婁魁北克大學,主修戲劇藝術。曾於實驗劇場擔任舞者及演員,加入知名劇團「卡爾邦14」(
Carbonne 14
),與《宿舍》(
Le Dortoir
)擔綱演出,並持續關注跨領域與表演藝術。其為艾羅瓦茲馬戲團執導的《管弦樂馬戲團》廣受好評,並執導阿爾馮斯馬戲團創團作《黃昏時分》。他同時也為蒙特婁「舞蹈廣場劇團」(
L’Agora de la danse
)等舞團編舞。
燈光與舞臺設計|尼古拉.德果都
畢業自「聖.泰赫絲的塞賈波學院」(
Cégep de Sainte-Thérèse College
),曾與羅勃.勒帕吉、修伊娜(
Marie Chouinard
)、弗列德里克(
Kristian Fredric
)、馬洛(
Denis Marleau
)與帕斯卡(
Daniele Finzi Pasqua
)等國際級藝術大師合作,為艾羅瓦茲馬戲團和太陽馬戲團操刀設計,累積超過六十餘件燈光設計作品。
製作|
加拿大阿爾馮斯劇團
特技演員|
安東.卡哈賓尼耶.雷賓、喬納森.卡索邦、馬諦亞斯.薩米納荷
舞蹈|
茱莉.卡哈賓尼耶.雷賓
演員|
亞蘭.卡哈賓尼耶
樂手|
喬希安娜.拉波特、翁德烈.嘉尼葉、大衛.席瑪德
導演|
亞蘭.馮格爾
作曲|
大衛.布隆杰、大衛.席瑪德
燈光與舞臺設計|
尼古拉.德果都
照片版權 ©
Cirque Alfonse
馬上買票去
返回列表頁
TOP
<
2025年4月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更新日期:2025-04-20 參觀人次:02178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