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繁體版ENGLISH         返回首頁下載講座報名表藝術節部落格
黑暗裡有光
video image
節目分類 戲劇
導演(編舞)
/演出團體 
璜‧卡羅斯‧薩卡爾/ 智利「電影戲劇團」
演出日期 08月22日 (星期五) 19:30 
08月23日 (星期六) 19:30 
08月24日 (星期日) 14:30 
演出長度 約90分鐘,無中場休息
演出場地 中山堂中正廳    map
票  價 $500 $800 $1200 $1600 $2000
附  註 精采演出片段,先賭為快
  下載節目單 下載節目單  到兩廳院售票系統 到兩廳院售票系統
 節目介紹 

除了創意的舞台視覺外,最重要的還是「電影戲劇團」演員準確、程式化的表演讓觀眾目不轉睛。嚴謹製作煥發出的戲劇魅力,讓苦澀艱深的故事變得易通易懂。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故事大綱

改編自義大利作家亞歷山卓‧巴瑞柯(Alessandro Baricco)小說,以電影與劇場的雙形式,讓觀眾進入戲劇的無時間感,體驗一個既冷酷又溫暖,既黑暗又有光的

這是一個關於愛與寬恕,一個不知道發生在何時何地的故事。以倒敘法回憶那烽火的年代。三個男人千里迢迢,趕著夜路,忽然,遠方傳來槍聲,空氣裡充斥著譯名血的氣味。小女孩尼娜躲在地洞裡,隔壁則是被屠殺的父親與哥哥,殺父仇人蒂托搜索著活口。他掀開地洞的門,看到小女孩綣縮成一枚小海螺那樣完美,與之前的血腥殘暴相比,這裡是簡直就是充滿著溫暖與明亮。於是,他關上地洞的門,讓外面的世界兀自狂風烈烈。

烽火年代,時隔五十年。尼娜終於和當初放過他的殺父仇人蒂托,又再見面。復仇的黑夜裡有人性的曙光乍現,舞臺虛實交織的視覺效果,鋪陳出一則殘酷又悲憫的人性故事。(感謝大快文化提供以上部分節目介紹文字)

演出製作                                   智利「電影戲劇團」                                                

導演/演員/音樂設計                    卡羅斯薩卡爾(Juan Carlos Zagal)

原著                                          亞歷山卓巴瑞科(Alessandro Baricco)

 

智利的「電影戲劇團」
智利的「電影戲劇團」是2007年「林肯中心藝術節」(Lincoln Center Festival)西班牙語系列的開幕邀演團體。他們以電影劇場的演出型式,創造出新的戲劇語彙,在舞台上完美融合兩種美學規則與技法,帶給驚訝的觀眾嶄新的觀戲經驗。

作品《黑暗裡有光》為2007年8月的新作,原著義大利作家巴瑞科,在法國和義大利都得過文學大獎,智利導演薩卡爾承繼巴瑞科「用小說拍電影」的創作風格,讓劇場演員和電影巧妙地互動共生,天衣無縫的成熟技術,細膩的場景切換,讓真人與影像的合作顯得那麼理所當然,分不清是演員的呼吸帶領著影像的節奏,還是影像的更替牽引了情節的發展。

《黑暗裡有光》的創作過程就像拍電影先畫好分鏡表,每一個畫面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鏡頭,時而黑白凝練如水墨風景,時而清徹恬靜如曠野星空,時而奇幻眩目如未來都會,強大的感染力比起當紅的犯罪影集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演員不溫不火的細緻演出,為殘酷的情節注入人性的溫度,引領觀眾走向寬恕的結局。

智利「電影戲劇團」原本叫做「軍團劇團」(La Troppa),1987年成立時希望重整被多年獨裁政權摧殘的文化,並堅強每個智利人對文化的信念。十九年間多次巡迴歐、美、亞洲演出,作品以《惡童三部曲》(Gemelos)最受到世界矚目。2006年劇團重組,涵括了來自不同領域的智利藝術家─這群藝術家們對於詩、文學、影像與音樂的共同追求,成功打造出一個令人驚豔的電影劇場,完美延展了劇場內的時空。

才華洋溢的導演璜‧卡羅斯‧薩卡爾(Juan Carlos Zagal)本身即是出色的演員,劇團多齣創作的主要演員經常由他擔綱,去年在林肯中心演出《惡童三部曲》即獲得紐約時報劇評人的讚譽。本次也在《黑暗裡有光》中出飾要角。除此之外,薩卡爾還是優秀的音樂創作者,多次與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他的音樂總是恰如其分地為影片或戲劇加分。2007年入圍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的紀錄片《聖塔菲路》(Calle Santa Fe),由薩卡爾創作的配樂特別受到媒體點名好評:「外持內張的小提琴合弦加強了戲劇效果,帶有探戈風味的輕快旋律又舒緩了令人窒息的緊張感。」而《黑暗裡有光》中悠揚的旋律,穿透銀幕,讓人低迴。

原著作者 亞歷山卓‧巴瑞科(Alessandro Baricco) 在歐美文壇相當走紅的義大利作家巴瑞科,在義大利及法國擁有好幾本暢銷書排行榜的紀錄,至今為止發表過六部小說及數個劇本及散文。他的小說作品數次受到大師級電影導演的青睞,將之改編搬上銀幕,包括前幾年由電影《新天堂樂園》導演Giuseppe Tornatore執導的《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還有以電影《紅色小提琴》獲得奧斯卡獎的導演Francois Girard執導的《異旅情絲》(Silk),今年初才在國內做過商業放映,賣座及口碑俱佳。

巴瑞科作品的題材雖然都不同,但由於他大學主修鋼琴並曾擔任過樂評的背景,作品字裡行間都有樂曲般的特質,並以舞台劇的形式鋪陳,具有相當的實驗性。這也是作品之所以受各大師級導演青睞的主要原因,這一次的《黑暗裡有光》(義大利原文:Senza sangue,英文譯名:Without Blood)由智利「電影戲劇團」改編搬上舞台,講西班牙語的演員演出,原著文字及段落音樂性如何顧及,是相當令人期待及好奇的。是座談會上眾人討論的焦點之一,而《黑暗裡有光》的處理手法當為國內改編文學作品的劇場一個觀摩及比較的對象。

延伸資料:

智利「電影戲劇團」 http://www.teatrocinema.cl

《不流血》(Senza Sangue),2004年,大塊文化,譯者:沈萼梅、劉錫榮。

註:劇情簡介參考自《不流血》一書,感謝大塊文化出版提供。

 


  1. 演出前導讀
    • 時間:8月22-23日(五-六)19:00-19:20 、8月24(日)14:00-14:20
    • 地點:中山堂‧中正廳大廳

  2. 多媒體劇場講座
    • 題目:鏡框裡的視覺遊戲─談多媒體藝術與劇場創作
    • 時間:8月19日(二)17:00~21:30
    • 地點:西門紅樓
    • 主持 / 與談:黎煥雄
    • 與談:薩卡爾(《黑暗裡有光》導演)
         胡恩威(《華嚴經之心如工畫師》、
         《這一夜,路易‧康說建築》導演)
  3. 文學與劇場講座
    • 題目:一樣文字兩樣情─從小說到劇本
    • 時間:8月20日(三)17:00-21:30
    • 地點:西門紅樓 主持 / 與談:鴻鴻 (詩人、電影導演、資深劇場導演與編劇)
    • 與談:薩卡爾 胡恩威

  4. 演後與大師座談
    • 時間:8月22日(五)21:00-21:30
    • 地點:中山堂中正廳 主講:薩卡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