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標籤查詢
共9筆符合文章,查看所有標籤 棒球奇蹟 文章
《棒球奇蹟》用許多面向來討論「棒球」本身,但背後蘊含沉重的、嚴肅的政治語彙
一段熟悉的旋律傳來,一聽到《米奇進行曲》,棒球迷們一定都會停下腳步,日本劇場導演岡田利規的作品《棒球奇蹟》,就從這段旋律展開序幕。

專訪洪騰勝:建一座棒球名人堂,讓臺灣職棒再生(一)
洪騰勝愛球成痴,不但愛棒球、看棒球,還和四位弟弟打棒球。關於這件事情最有名的故事是:在兄弟飯店上班,每周都有一天下午固定打棒球,只要你參加,就可以請公假。但,千萬不要以為這只是休閒娛樂,這些棒球痴的老...

棒球對臺灣人為什麼這麼重要? 我揮棒,故我存在!(一)
從殖民時期到冷戰,再到全球化時代,在國際社會命運多舛的臺灣人,始終用打棒球向世界宣告:我們仍然存在!

棒球對臺灣人為什麼這麼重要? 我揮棒,故我存在!(三)
只要臺灣打贏外國球隊時,報章媒體都會出現「棒打洋人」、「民族英雄」等詞彙。棒球雖成為統治者的工具,但也因此獲得政府大力推廣,棒球開始被稱為「國球」。

棒球對臺灣人為什麼這麼重要? 我揮棒,故我存在!(二)
金龍少棒隊的成功,帶起臺灣三級棒球的熱潮。不僅只是少棒,青少棒(國中)與青棒(高中)也蓬勃發展,並且屢屢獲得世界冠軍。臺灣的三級棒球隊更有六度同年獲得冠軍的輝煌紀錄,被稱為是「三冠王時代」。

岡田利規法國演出 呈現日本新世代觀點
岡田的劇場獨樹一格,融合超現實的語言對話與怪異的身體編舞動作,分不清到底是「舞蹈劇場」或者是「劇場舞蹈」?內容常是與反思世界霸權操控與社會階級罅隙。

專訪洪騰勝:建一座棒球名人堂,讓臺灣職棒再生(二)
1990年中華職棒開打,不僅球迷捧場,許多旅日的臺灣球員都紛紛回來家鄉獻技,像是謝長亨、吳復連、呂明賜等名將都陸續回臺。除了旅日球員回臺外,業餘球員也陸續挑戰職棒,臺灣棒球員的生命得以延伸,並且創造過...

專訪洪騰勝:建一座棒球名人堂,讓臺灣職棒再生(完)
洪騰勝說自己領獎時,想起了創辦臺灣名人堂,未嘗不是從根解決賭博問題的方法。「要獲選名人堂,不是會打球而已,還要有品格的要求。我希望藉由名人堂的成立,去傳達職棒選手應該要有的職業觀、注重人品。職業選手的...

棒球對臺灣人為什麼這麼重要? 我揮棒,故我存在!(完)
時至今日,哪怕國際局勢已經走到「後冷戰」,哪怕王、陳所處的是高度資本密集、極度商業導向的美國職業運動圈。能激勵最多臺灣人的,似乎仍然是洋基球場的大銀幕出現臺灣地圖,以此介紹王建民家鄉的那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