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close

    節目分類

    多媒體戲劇

    日期

    2020/08/31 (一) 19:30 

    2020/09/01 (二) 19:30 

    2020/09/02 (三) 19:30 

    演出時間長度

    80分鐘,無中場休息

    票價

    600 元

    友善觀演服務

    輪椅可及一般電梯斜坡無障礙洗手間無障礙電梯

    記憶如板塊,不知在何時,就悄悄躲開你的覺察,在腦「海」中浮動、挪移、變形;普世的種種歷史記載,或許也是如此。
     
    《過往即他鄉》由楊俊松根充和(Michikazu Matsune)的私記憶作為開端,引用日本傳統的說故事技巧「紙芝居(Kamishibai)」,以圖像與口述,一塊一塊地回溯幾個歷史上的大事件,諸如1969年全球矚目的首次登月、2018年的南北韓領導人會面的那場高峰會,以及自十七世紀以來,東亞諸國在邊界與領土議題上的爭議。此作中,他們質樸地檢視人類歷史中的隱形界線,輕點那些在海洋中潛泳、在陸地上移動,甚至,漫遊於外太空的幽默衝突。
     
    「我有時候會讓自己漂浮在海水中,看看它會將我帶往何處。」
     
    有著多年友誼的楊俊與松根充和,他們以藝術家的身份長年旅居各國,也因此他們面對多重文化、多重身份,以及如何界定真實,有著獨到的眼光。《過往即他鄉》便是如此,細細地以私視角,望穿歷史圖像裡的矛盾幽微,與荒謬。


     
    注意事項:
    • 英語演出,中文字幕
    • 遲到觀眾將無法入場,亦無法退換票

    藝術家

    臺北、維也納、橫濱|楊俊

    楊俊是於臺北、維也納與橫濱三地創作的藝術家,其作品涵蓋多種媒材,如影片、裝置、表演以及公共空間計畫,並以機構、社會與觀眾為訴求對象。 楊俊成長於不同文化背景之間,也因此在創作中探討了媒體圖像與老梗( clichés)對於認同政治的影響。其作品曾展出於2018年雪梨雙年展、2012年暨2018年光州雙年展、2008年台北雙年展、2006年利物浦雙年展、2005年第51屆威尼斯雙年展,以及2002年第4屆歐洲宣言展(Manifesta)。 2007年,楊俊移居臺北,並投入於《關於遺忘與記憶的一則短篇》短片創作。他在2008年台北雙年展開啟了「台北當代藝術中心」計畫,並在雙年展後成為「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創始會員之一。 《過往即他鄉》為楊俊與松根充和首次合作之作,是為了2018年光州雙年展而創作。 楊俊現正投入於其一系列個展/回顧展計畫, 2018年首先於首爾藝術善仔中心開幕,2019年來到奧地利格拉茲美術館,2020年底將於關渡美術館與 TKG+Projects空間以雙個展形式呈現,預計2021年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

    維也納、神戶|松根充和 (Michikazu Matsune)

    來自日本神戶的行為藝術家暨編舞家松根充和,現居奧地利維也納,其創作橫跨多種空間與環境,無論舞台、博物館、美術館、公共空間或私人空間都可見到他的身影。他熱衷於藉檢視詩意的荒謬性,或批判、或詼諧地反映我們所處的社會。松根充和的跨域演出多探討如身體與物件、行動與語言、地方與行為之間關係等主題。 松根充和近期舞台演出包括《全》(All Together,2018),發展自為了種種原因不能來看、來參與這場演出的缺席者故事;獨舞作《再會》(Goodbye ,2016)則以「告別信」為題,信件取材自某個全球資料庫,由各方人士所書寫;《跳舞吧,要是你想來到我的國家的話!》( Dance, if you want to enter my country,2015)處理的是一名舞者的真實故事與奇異經歷,述說舞者在機場面臨嚴格入境檢驗時,如何被強制跳了一段舞。松根充和進行中的《表演作業》(Performance Homework,www.performance-homework.work,2020)則集結多位藝術家作品,讓觀眾能夠在自己家裡表演。

    製作團隊

    概念及演出|楊俊、松根充和
     
    合作單位|Kunsthaus Graz、Tanzquartier Wien
    感謝支持|the Cultural Department of the City of Vienna / MA7、BKA Bildende Kunst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