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事製作藝術總監楊乃璇遇上
《南韓跳,北韓舞》的安銀美
文/楊乃璇
「無論紛爭、無論異同,朝對方往前一步是很重要的。如果不試著互相了解,什麼都不會發生。」- 《南韓跳,北韓舞》創作者 安銀美
《南韓跳,北韓舞》的安銀美
文/楊乃璇
「無論紛爭、無論異同,朝對方往前一步是很重要的。如果不試著互相了解,什麼都不會發生。」- 《南韓跳,北韓舞》創作者 安銀美
印尼的十一月還是很炎熱,因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支持,去年年底跟舞團夥伴堅豪有幸前往雅加達參加印尼舞蹈節,第一晚就讓我們遇上了南韓編舞家安銀美的作品《Let me change your name》,一首將近 90 分鐘的舞蹈,除了台上舞者精湛舞藝的詮釋,我對編舞家打造的視覺美感特別有興趣。

安銀美(© Ok Sanghoon)
從資料中得知編舞家安銀美出生於首爾,在 Ehwa 女子大學學習當代舞蹈,於1988年創立了安銀美舞團(Eun-Me Ahn Company),隨後於1991 年移居紐約,在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學習。 2001年,她回到韓國繼續她的舞蹈和表演練習。從人類學編舞開始,與韓國老太太一起,她於 2010 年創立了「舞蹈祖母」,並獲得了國際上的廣泛認可,並經常與當代舞蹈的非專業人士合作。她作為舞蹈家和舞蹈指導獲得了無數獎項,並於2018年成為巴黎 Théâtredela Ville的駐館藝術家。
不知道是不是某種「當代舞蹈潮流」,臺灣的舞蹈演出視覺上通常比較簡單(低限),但在安銀美的舞蹈裡,也許是紐約的無拘無束、也許是巴黎的自我展現,在她的舞蹈當中,少見地將服裝線條(布料材質)和動作設計考慮在一起、喜好鮮明清楚。她頂著一個光頭,身上穿搭著繁複的造型,她往往都會在自己作品中出現一個小片段,有種畫龍點睛的效果(也讓我聯想到漫威之父 Stan LEE)。

2019 臺北藝術節《南韓跳,北韓舞》(© JM Chabot)
這次臺北藝術節邀請《南韓跳,北韓舞》這個節目,是安銀美用身體來訴說屬於文化和戰爭的事,如同前一陣子很熱門的電影《搖擺男孩》,人在如此龐大的歷史之下,唯一最真實的,是自己的身體,還有舞蹈。而舞蹈,可以是「藝術」,可以成為最簡單的情緒表達,可能也可以讓不一樣的彼此和解。
現為法國 Theater de la Ville 駐館藝術家安銀美說:「舞蹈是非政治性的,它也是唯一沒有邊界的語言。我希望有一天,世界上每個人都能夠握手並肩並肩跳舞。」
現為法國 Theater de la Ville 駐館藝術家安銀美說:「舞蹈是非政治性的,它也是唯一沒有邊界的語言。我希望有一天,世界上每個人都能夠握手並肩並肩跳舞。」
誠摯地推薦大家來看編舞家安銀美的作品,你可能不會喜歡,但你無法忽視她在藝術圈中,強烈的存在著。
小事製作藝術總監
楊乃璇
楊乃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