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https://goo.gl/yoDHgb

原文刊載於(2015.07.28)

文字|奧奧巫


很多人總是會問「我們為什麼要進劇場?」,奧奧巫今天想與各位分享一個傳統信仰裡「投胎」和「輪迴」的概念。而在分享這個概念之前,得回到萬物之初。本源,又被稱為母體、意識、造物主、神。而我們都來自同一個意識體,都是本源的一部分,也是葡萄樹的枝子。

而這意識就是我們,只不過我們選擇遺忘這個意識,來到這個世界體驗,並讓我們有更豐盛的生命,我們是這整體意識的一部分。本源破碎了自己,讓自己的碎片創造豐富,進而體驗自己,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要活著?」。我們藉由每一次的投胎,進入一場新的生命體驗,也許為人,也許為蟲,也許為草木;而每一次的體驗都被記下來,幫助靈進化。為了讓肉體獲得深刻體驗,我們的靈會讓肉體忘記自己原本是誰(本源)。但,如果這次的投胎沒有好好地體驗,那麼就得再來一次,這就是「輪迴」了。

對奧奧巫來說,「劇場」就像是本源的模型一般,「劇場」原本是什麼都沒有的「無」。而「無」即是本源(無限意識)的原始形式,創作者讓舞台區有了光,創造了各種角色與其生命課題,演員成了觀眾的肉身,讓觀眾得以進入該肉身,體驗那一段截然不同的人生,進而豐富自己的靈。當然,如果觀眾無法入戲(進入肉身),就只能坐在觀眾席裡,也就是「無」,在「無」裡的時間可是無限長的。

我們在莎翁《羅蜜歐與茱莉葉》裡體驗至死不渝的愛,在田啟元《白水》裡體驗分別心的殘酷,在伍國柱《斷章》體驗生之掙扎,而在秦.Kanoko《惡之華》體驗生命的真。

因此,我們不需要等死了才去投胎經驗下輩子;每次進劇場看戲,就經驗了一次生命,而且看一次不懂沒關係,再看一次。坐在觀眾席,你就是覺知「有」的那個「無」。

(原文出處:http://talks.taishinart.org.tw/atoki/novel/201507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