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close

    節目分類

    共想吧

    日期

    免費展覽:8.27(二)-9.08(日) 10:30-17:30
    *週一休館
    售票演出:
    9.06(五)19:30、9.07(六)-9.08(日) 17:00

    演出時間長度

    40分鐘

    票價

    展覽免費,演出300 元

    附註

    自由入座

    友善觀演服務

    一般電梯

    文森.佛列利(Vinson Fraley)與塔吉(Tajee)將在曼哈頓島旅館房間會面,他們在彼此完全陌生的狀況下共同執行時間特定的行動草稿,旅館內還有另一攝影師存在,負責記錄動作、中斷時間、設計未來觀者視線的無礙飛行。「我第一次進這房間時,感覺不像真的,像是走在夢裡,這一切都沒發生」。
     
    鬼丘鬼鏟與少年愛倫.湯普森固定每週一在布魯克林公共圖書館或超市咖啡區見面,在相當小的筆記本上進行訪談;曾有一次訪談中湯普森拿出了五張同號鈔票,用其中一張買了有糖霜的甜甜圈當兩人點心,並在另一張鈔票上簽名。現場中的另一個現場,我們討論控制的遺跡,房間可穿越,原本以為適合學習避風術。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委託製作

    更多資訊:
    FB: https://www.facebook.com/gmgscollective/


    節目場次:
    免費展覽:
    8.27 (二) - 9.08 (日) 10:30-17:30 *每週一休館
    售票演出:
    9.06 (五) 19:30 (演後座談)
    9.07 (六) 17:00
    9.08 (日) 17:00

    注意事項:
    ● 40分鐘,無中場休息。英文放映,中文字幕
    ● 本演出含有閃光及噪音,敬請斟酌觀賞
    本演出除敬老票與身障票5折外,不適用任何購票優惠

    鬼丘鬼鏟

     鬼丘鬼鏟藝術團體創造以暫時性情境建構(constructed ephemeral situations)為主要手段的現場藝術作品,觀眾進入以行動草稿、裝置、聲響、催眠感語術、複數結構與場景調度共同組成的現場表演系統。目前鬼丘鬼鏟作品以都市暴力、政治動亂、奇異的身體記憶、斷裂的歷史重演,以及觀眾參與的複雜集體心理狀態與詮釋為主要研究範圍;長期合作對象來自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實驗聲響與行動主義領域,以場域呼應(site-responsive)的作品形成關於夢的對話與抵抗。近期發表作品包括《近古代臨摹》(2018)、《Hello Brother》(2017)、《立黑吞浪者》(2016,獲2017台新視覺藝術獎)。

    藝術家

    臺灣|李奧森 (Val Lee)

    導演、藝術家,紐約州立大學畢業,主修錄像藝術、副修社會學系。

    加拿大|利安.摩根(Liam Morgan)

    1982 年出生於加拿大聖約翰市,視覺藝術家、電影攝影師、曼谷雙年展發起者之一。利安.摩根以帶有介入與斷裂感的手段創作,其作品往往具有干涉主義意味。利安以光為主要媒介。 2002 年他於清邁大學開始接觸政治學、人類學與都市發展研究,並輾轉進入藝術領域。其後,他加入 Images Asia 行動主義紀錄片團隊,並定居於曼谷。

    日本|清水宏一(Koichi Shimizu)

    長居泰國的日本籍音樂人,個人音樂創作橫跨搖滾、電子音樂、實驗噪音與聲音裝置。清水宏一為泰國知名導演阿彼查邦劇場作品《熱室》(Fever Room)、電影《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之聲音設計,該片獲得該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清水宏一在曼谷成立了獨立音樂廠牌 SO::ON Dry Flower 與 SOL 畫廊,支持本地年輕音樂人與藝術家創作。

    製作團隊

    製作|鬼丘鬼鏟
    導演|李奧森
    口述文本|愛倫.湯普森
    燈光設計|利安.摩根
    音樂創作|清水宏一
    平面視覺|徐笠慈
    製作人|黃雯
    照片版權|鬼丘鬼鏟
    駐地協力|亞洲文化協會(ACC) 、城崎國際藝術中心(KIAC)
    合作單位|鳳甲美術館
    感謝單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