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close
Blogs

講座側記〈他們的文化藍圖:李惠美、耿一偉對談策展之路〉

從1987年開始至今,兩廳院一向被視為臺灣表演藝術界的龍頭指標,組織內容、大型國際藝術節慶的策劃過程究竟如何運作,引人好奇;與之相對,臺北藝術節今年邁入第十九屆,總監耿一偉從2012年上任至今六年,任...

Blogs

他們的搖滾依舊青春─ 〈致那些逝去的搖滾世代〉講座側寫

每種節目(或說作品)的誕生跟流行有其獨特的社會背景。本講座的兩位講者張鐵志、耿一偉在他們專業身份底下,同時也是純粹的「搖滾樂迷」,所謂的中年熱血大叔。透過他們的回憶以及幾首經典搖滾歌曲的分享,在場聽眾...

Blogs

藝術總監耿一偉談2015臺北藝術節(上)

秒殺的機器人劇場有什麼獨特魅力?坎城影后真的要來臺?巴士上的密室逃脫到底是什麼?各種臺北藝術節的精彩節目,就讓藝術總監耿一偉一一分享。

Blogs

講座側記〈真心話大冒險?策展人與劇團對談Live Show〉

2013年起,耿一偉出任臺北藝術節總監以來,每年固定都會策劃兩到四檔不等、媒合國內團隊與國際藝術家進行跨國製作的節目,讓臺北藝術節作為一個以節目策劃為主的市立藝術節同時,也成為一個國際交流平台,強化國...

Blogs

澳洲黑臂章樂團《歌之版圖》 ─一群有故事的歌者

不知道為什麼,我對澳洲黑臂章樂團的《歌之版圖》有「一見鍾情」的感覺,老實說我沒看過他們的表演,只從youtube影片看了他們的宣傳片,但聽到他們的歌,我就醉了。

Blogs

耿一偉:藝術節不只是提供演出

藝術節的功能絕不只是提供演出,新的觀念與制度的分享、實踐,還有新的觀賞方式的引介,也都是必須達成的。

Blogs

用喜劇態度顛覆劇場─專訪臺北藝術節總監耿一偉

劇場是迷人的,走進劇場時常像走進一個新的世界、像翻開生命一頁扉頁、打開心的一扇窗。劇場不似電視電影能夠反覆咀嚼,劇場只能回味,每一次演出都是最後一次,每一個時空只凝結在當刻......

Blogs

講座側寫〈我有一個夢:美國黑人音樂與反抗運動〉

監獄田野錄音專輯的存在,對於音樂的保存起了絕大的作用,約莫1940年代至60年代,大型機械農具的普及化徹底改變了田野工作模式,農民們不再以個人為單位圍聚在田野之中,工作歌也就逐漸不在工作時傳唱,反而被...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