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載於何穎怡的大耳朵臉書粉絲頁(2013.01.05)
撰文|何穎怡


開始自修人類學時,我赫然發現很多創世神話很有意思,譬如盤古開天,天日長一丈,地也日厚一丈,嗯,頗有大霹靂的味道。

譬如多數神話,人是造物主用泥巴捏出來的。從人類學的象徵體系來看,這應該是從製陶得到的靈感,製陶的整個過程就是把泥巴變成另一種東西。(這是我的觀察,不敢保證是對的。)

很多神話都有大洪水。不是只有諾亞。洪水,會不會是人類遠祖尚未從非洲播遷出來時的共同記憶?

諸多神話裡,澳洲原住民的創世神話最有趣。因為,世界是他們的圖騰祖先唱出來的。


圖片來自:http://www.pbase.com/image/17937449©Sheila Smart 2011

澳洲原住民國國旗為底,上面是澳洲原住民男孩吹奏didgeridoo迪吉里杜管的剪影。國旗的圖很簡單,就是天與地,中間一個大太陽。

澳洲原住民信仰裡,始祖先用泥土捏塑了成千上萬的人,每個人代表一種圖騰,做某個圖騰夢的人(譬如夢見小袋鼠),他就是屬於那個圖騰的成員,和其他做小袋鼠夢的人來自共同祖先。

澳洲原住民深信每個圖騰的始祖在漫遊全國時,沿途撒下語言和音符,織成「夢的途徑」(Dreaming tracks或songlines,有人稱之為歌之版圖),始祖用歌把世界唱出來,這叫做「夢世紀」(Dreamtime)。

澳洲原住民相信這種方式創造出來的世界毫無缺點,因此他們常常出去漫遊,踏著始祖的歌之版圖,唱出始祖的歌,一字不更改,即是再創始祖所創造的世界。他也是夢歌的主人(songman),根據歌中描述的地理標誌,夢歌擁有者可以清晰指出哪些地方是他的土地,因為那是他的圖騰祖先唱出來的土地。

換言之,「夢歌」就是澳洲原住民的土地所有權狀,他不能販賣所有的土地,卻可以以交換歌的方式,換取行經他人土地的權利,擴張自己的「歌之版圖」。



浸淫世界音樂越久,我就越喜歡夢歌的意涵。如果我們撇開文化侵略、商業操弄等憂慮不談,不同音樂的交融或許就像交換土地所有權狀,讓我們得以一窺別人的始祖以歌聲創造的世界是何種美麗模樣、他們的後代子孫又是用什麼樣的音樂創造力重建始祖先的世界。

而如果我們聽了實在喜歡,或許我們願意用自己的歌與他們唱和。這就像是不同的音樂間彼此交換土地所有權狀。

來聽,澳洲原住民歌手ARCHIE ROACH吟唱。跟西方世界借了許多土地所有權狀。



澳洲原住民最有名的樂器didgeridoo迪吉里杜管,正式拼法為didjeridu,澳洲原住民又稱它為yidaki、yiraki、magu、kanbi、ihambilbilg。

它是澳洲原住民特有的吹管樂器,以尤加利樹的樹枝製成,內部由白蟻自然蛀空,外面飾以各種雕紋與圖騰象徵。

對澳洲原住民而言,didgeridoo是神聖的樂器,只有行過割禮的男人才能吹奏,還必須經過族內長老挑選、舉行嚴格儀式後才能開始學習。學習者必須仔細聆聽森林萬籟與神靈之聲,用最尊敬的態度以didgeridoo模仿自然蟲鳴與動物聲響。

吹奏didgeridoo需要高明的循環換氣技巧,由於它的聲音低沈迷幻,頗受當代樂手歡迎。對於白人樂手與女人無視澳洲原住民禁忌、隨意吹奏didgeridoo,曾在澳洲原住民部落激起論戰。

這場論戰或許也可以視為「所有權狀不能用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