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close
Blogs

伊蓮.雅各 母親、歌手和演員 一派優雅與自在

她是影迷心中永遠的「維若妮卡」,在波蘭導演奇士勞斯基的鏡頭下,以靈巧的鄰家女孩氣質、精緻立體的五官和些許神秘的魅力攫獲你心。但這只是她的人生一段,原本就出身於劇場的她,不眷戀大銀幕,現在更享受音樂和劇...

Blogs

【FLiPER MAG專欄】膽小,請勿上車 ─ 午夜的末班車傳說

儘管年紀漸長,每年農曆七月將至時,仍會被一股不安所慫恿,查詢網路上的民俗資料,提醒自己接下來一個月可別干犯鬼月潛規則,免得一個不小心觸犯了好兄弟,走霉運不算,萬一親眼見鬼可不是「驚呆了!」所能形容⋯⋯

Blogs

搖滾樂、錄像與行為藝術的跨域獨角戲 2016臺北藝術節《中性》交織性別辯證

主角以雌雄莫辨的形像,讓雙性同體者的故事交錯於電子、搖滾樂、多媒體與強烈閃爍霓虹中,不斷地自我詰問,行為表演大膽跨越性別的想像疆界,讓觀眾被催眠、被震撼住。希薇亞以豐沛能量的肢體展現和詩意的獨白,讓演...

Blogs

一場「詩意」的《雨季》-專訪楊景翔

滴滴答答的雨聲吵醒沉睡的人們,濕熱的天氣令人愁悶,這《雨季》從德國而來,在臺灣落下,這場「雨」究竟對台灣的觀眾有如何特殊的意義?讓我們一起聽聽楊景翔述說這場《雨季》的開始。

Blogs

搞笑,不難,但要搞得真好笑,很難。

他們的好笑是從視覺上開始,190公分的康康跟160公分的阿達一站到台上,這個落差30公分的搞笑黃金比例,話還沒說,觀眾已笑成一團。《達康.come》是個很年輕的團體,成立至今剛要滿一年,但他們在舞台上...

Blogs

岡田利規法國演出 呈現日本新世代觀點

岡田的劇場獨樹一格,融合超現實的語言對話與怪異的身體編舞動作,分不清到底是「舞蹈劇場」或者是「劇場舞蹈」?內容常是與反思世界霸權操控與社會階級罅隙。

Blogs

【評論】關於紀錄劇場Ⅰ:虛實辯證《遺忘的故事—紀錄劇場工作坊》

「遺忘的故事紀錄劇場工作坊」主講者Christine不曾直接定義紀錄劇場,因為紀錄劇場並非始於一種既定的劇場形式,而是因應時代的劇變而發展出的紛雜現象。工作坊也鮮少談論什麼「不是」紀錄劇場工作坊,因為...

Blogs

《蛻變》機器人劇場,石黑浩以人形機器人重新定義何為人

我們透過觀察人的方式改善科技,但我們同時也藉由科技來研究自身的行為模式,當定義與技術不斷快速地鋪陳換新究竟是要讓科技人性化,還是要讓人科技化?

Blogs

《雨季》-以輕鬆、詼諧方式,探討生離死別的沈重問題,尋找生命另一個出口

大家看到的《雨季》,有悲傷、有幽默、輕鬆、詼諧,整齣戲幻化為一首輕快的曲子,以走位、畫面美學、音樂,編排敲打出樂譜上的音符,帶領觀眾從看戲的節奏,體驗故事裡找尋生命的另外一種出口。

Blogs

【FLiPER MAG專欄】蔣公請吃飯,吃的是什麼好菜?

臺灣是美食之島,絕對沒有人會懷疑,而臺灣美食類型之豐富,其實跟政治環境的更迭大有關係。臺南著名的鍋燒意麵,就源自日治時代的鍋燒烏龍;今日開遍大街小巷的牛肉麵,則是離鄉背景的榮民們迫於無奈的鄉愁之...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