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一瞬之光.How Long Is Now?》劇照|FOCA提供
原文刊載於看戲.......看球........看風景(2016.09.26)
原文撰寫|賈亦珍
當你去看臺北藝術節由福爾摩沙馬戲團演出的《一瞬之光》時,請忘記「馬戲」這兩個字。
這並不是說他們表演的不是馬戲,而是這種馬戲,跟你想像中的或以為的或看過的馬戲完全不同。
首先,你看慣的馬戲團道具,例如球、瓶、環、棒等,都不見了,你將看不到在演員耍弄下滿天飛舞的球的景象,當然也不會有瓶子如天女散化般地穿梭在演員間,這些都不會有。
你會看到的道具,你家裡都有,例如,馬桶刷、水桶、拖把、吸塵器、掃把、清潔劑、熨斗、熨衣板、曬衣架、鋁梯、地毯、雨傘、微波爐,甚至連罐頭、洋芋片、爆米花、柳丁、吐司都用上了。

自作聰明的你這時一定會想:「啊,那就是用這些東西代替球、瓶、環、棒等來耍就是了。」
不是!他們不但去除一般馬戲用的道具,也丟掉一般馬戲丟、擲、倒立、疊羅漢等的表演方式。
在《一瞬之光》裡,他們都丟棄了雜技演員的身分,轉而成為雜技的發明家,福爾摩沙馬戲團團長林智偉說:「演員成為操控者,這些日常物件才是雜技演員。」
這是一個「雜技馬蓋仙」的概念,也就是讓雜技演員根據他自己對雜技的了解及技能,從這些日常生活用品中,發掘出新型態的雜技表演形式,就好像你在家裡閒來無事,拿著家裡日常用的這些小玩意兒玩一樣,玩的方法看起來很荒謬,卻隱含著一些高深的雜技技巧在內,而這些雜技技巧又跟一般在馬戲團表演可以看見的技巧不同。

真的,你絕對想不到他們用曬衣架做了什麼,也想不到他們用馬桶刷幹了什麼好事,當然也不知道熨斗除了燙衣服外,還能幹嘛?雨傘不遮雨時,能怎麼用?爆米花要怎麼當雜技玩?柳丁呢?除了丟著玩以外,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沒看到之前,我也是這麼想,看了之後,只能輕罵一句:「這些死小孩,還真會胡思亂想。」
其實,他們一開始時也很茫然,對雜技演員來說,他們怕的不是更換物件,不管換成什麼,他們都可以練起來,但練需要時間,那時他們的想法跟大家一樣,以為導演Baboo要的就是讓他們用日常生活用品演雜耍。
但Baboo一直沒告訴他們明確的答案,只是要他們用物件去玩,玩出成果就演給他看,他再說要或不要。

「很多動作我看了都覺得這動作太酷了,怎麼想到的?但導演說不要;有些我覺得好強,但導演仍說不要。」林智偉說:「反而是一些不可思議的、意想不到的動作,導演要了。」
例如,有演員用炒菜鍋做了很多動作,他都不要,反而不小心踩了一下鏟子飛起來,演員伸手抓到,導演說就要這個。
這段時間很難熬,因為,演員一直不知道導演要什麼,就無法投入練習,尋找花了很多時間,幾乎都要翻臉了,「過去做戲時,我最大的工作是盯著演員練習。」林智偉說:「這回不同,演員沒東西可練時,我忙的是安撫他們不安的情緒。」
兩個月前,演員終於突破了這個關卡,他們一個個恍然大悟於Baboo的要求,林智偉說:「其實很簡單,就是把這些日常生活中每天可見的東西,做出平常不會做的事。」

「這是一個實驗性很強、很前衛性的作品。」林智偉說:「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讓物件變得很有趣,到時你會發現連失誤都好笑,整場演出無法預設下一步要做什麼,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也沒有人知道。」
就昨天晚上在排練場所見,的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