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照版權|Martin Argyroglo

原文刊載於看戲.......看球........看風景(2016.06.02)
撰文|賈亦珍

在今年臺北藝術節的戲裡頭,《龍之憂鬱》算是一齣很古怪的戲,說它好看嘛,它還真好「看」;說它無聊嘛,它有些片段還真會讓你無聊到爆。

它的舞台真的很棒、很美,但開場10分鐘讓觀眾盯著這個絕美的舞台,看著4個一身重金屬打扮的長髮大漢跟一條狗擠在小小的汽車裡聊天、吃薯條,聽音樂,還真會讓觀眾引起一陣恐慌,會不會這齣戲從頭到尾就這樣?

這一段冗長的開場,真的是在考驗觀眾耐性。



但度過這段擔心誤踩地雷的提心吊膽時光,當小汽車後頭拉的拖車門被打開後,戲就開始活了起來。

這齣戲最好看的是他們在舞台上變的各種魔術,它可以說是舞台技術的推理劇,只見演員在演戲的過程中,不斷地揭曉舞台上各種裝置的真面目,例如白茫茫的雪地是白色的毯子舖成,小汽車車身上的白雪是造雪機噴的,一個大型的長條塑膠袋充氣後可以有諸多用途,豎起來可以變成大樹,用投影打在上面可以變成廣告看板,他們像變魔術般地耍弄著這些塑膠巨龍。

就連拖車也有18變,它可以是圖書室、酒吧、廚藝教室、三溫暖......,以他們展現的這些用途,你可以把它拖到任何地方,作任何表演或使用。

這些舞台技術的展現,充滿了創意,又瘋狂又古怪又奇特,你像進了一個舞台技術的遊樂園,一個個裝置玩過後,享受那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演員的組成也很有趣,一堆重金屬打扮的長髮大漢,搭配一個矮個子的女性,它像扭曲版的「白雪公主與小矮人」,只是白雪公主像小矮人,小矮人一點都不矮,高大壯碩,這樣的組合,多少也帶來一些趣味。

《龍之憂鬱》演出資訊
09/09(五)19:30
09/10(六)19:30
09/11(日)14:30
中山堂中正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