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賈亦珍
今年臺北藝術節最特別的一個節目將是《臺北笑譚-達康宅配便》,由《達康.com》這個搞笑團體,把笑話宅配到臺北市各行政區給臺北市民。
《達康.com》是一個走日本漫才路線的搞笑團體,在漫才裡本來就有過年時到處拜年表演的形式,說著祝福話、唱歌跳舞說笑話,讓大家開心。今年臺北藝術節設計這樣的一個節目,主要就是要用最特別、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把藝術表演直接送到市民面前。
「點子是臺北文化基金會提出的。」《達康.com》裡的阿達說:「聽到這點子時滿興奮的,我們早就想做這樣的東西,曾經想過要開著一台卡車到台灣各處巡演,走到哪兒,就聚一堆人講漫才、搞笑。」
「那時候想,這也可以當作一種修練。」阿達說:「但並沒有做,因為還是覺得這點子太浪漫了。」沒想到反而是臺北藝術節給了他們這個機會,「真的滿開心的。」
「搞笑,越貼近觀眾,越是路邊的表演,越有趣,但挑戰也越大。」阿達說:「在那麼多會讓人分心的環境下,你能不能吸引人過來聽,能不能把這些人留住繼續聽,都是挑戰。」路邊表演通常的狀況都是人因好奇而停駐,卻因無趣而離開,只要你的表演讓他們喜歡,人就會留下來,而且越聚越多。
《達康.com》剛成團時,曾在迪化街小藝珵門口表演,那是在年貨大街時,小藝珵在迪化街的巷子裡,要把大街上的人引到巷子裡,有一定的難度,但那次他們越講人越多,看到民眾捨年貨而就漫才時,成就感滿溢在心,「劇場買票進來看我們表演的觀眾,是都做好了來看搞笑的心理準備,他們對笑點很敏感,反應很快、很直接。但路邊的這些民眾,他們沒有心理準備,他們只是過客,你一定是真的吸引到他了,他才會靠近。」所以,那場路邊秀能吸引到這麼多人,他們很高興,就算要力抗旁邊賣春聯喧囂的謝金燕電音,一天4場講到燒聲,也值得。
也就是這次的經驗,讓他們對這次在臺北藝術節要把笑話宅配給市民的表演,充滿了期待。
最近他們進行了好幾次場勘工作,到臺北的12個行政區實地勘察,「我們研究這些場地,看看它的空間、觀賞角度及場地大小等。」《達康.com》另一位成員康康說:「也要研究民眾來這些場地的方便度、民眾觀賞表演時的舒適度等因素。」
這次的表演有個搭配公車的特殊規畫,「每場報名觀賞表演的民眾,可以享受我跟阿達負責的一段公車導覽。」康康說:「演出前民眾先在一個集合點上公車,然後走一個規畫過的路線抵達演出場地,路上我們負責導覽,把這條路線上的臺北故事講出來。」當然,他們的導覽絕對是很搞笑、很漫才式的,絕對不是一般遊覽車小姐的那種方式。
至於表演內容,「漫才、唱歌,這都是有的,想做出跟臺北市觀眾比較親近的段子。」阿達說:「整體來說要很親民,也會找些跟臺北印象有關的東西,不管是現在或過去的事 件。」
「例如,我就想到我以前的租屋經驗。」康康說:「房租很貴,還常被騙。」以前找房子時常在網路上看到一堆租屋廣告,網路上的照片看起來很好,一到現場才知道,完全不是那回事,「很恐怖。」康康說:「頂樓加蓋的鐵皮屋,裡面滿是灰塵,地板還是水泥,那真不是人住的地方。」
目前表演的準備工作還停留在場勘階段,接下來要開始發展劇本,預計7月開始排練,他們希望屆時能帶給臺北市各行政區市民一個個充滿歡樂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