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左起:蘇文琪、許芳宜、吳義芳、古名伸
|
【我多了一對舞蹈染色體】講座直擊
6/14(日) 1430-1600 誠品敦南店B2視聽室
主持人:古名伸 與談人:許芳宜/吳義芳/蘇文琪
吳義芳:
這次的《夏.村上春樹》,我多找了一個染色體──村上春樹。 他提供我不同的思考方式,也讓我認識了對身體不同的概念。
許芳宜:
我喜歡【藝力不搖】這個名字,雖然是「藝術」的「藝」,但我們都知道,它指的是堅持的「毅力」。 不見得走到最後就會是贏家,但你能不能堅持下去,你能不能走過這個過程,它會影響到你最後的結果。
蘇文琪:
對我來說,舞蹈染色體是一種動物性的本能。 ……能不能發掘它、保有它,還蠻需要堅持,「藝力不搖」地去保有這種完全屬於身體自發性的特質。
古名伸:
台北藝術節的主辦單位為這個講座取了「我多了一對舞蹈染色體」的名字,乍聽之下很有道理──因為多了染色體,所以很會跳舞嘛!但多了「一對」……可能就會長成畸形。三位舞蹈家目前看來可能是「裡面」很怪,「外面」很正常。我們先請三位從自身出發,講一下他們的染色體是長在哪兒。(講座全文)
|
|
-----------------------------------------------------------------------------------------------------------------------------------------------
|

圖/布魯克辦公室的樓梯間
|
執行總監私房手札大公開
巴黎,2008年5月23日。小晴。
Marko是我此行第一個要會面的人,我很期待。他是負責安排Brook先生國際邀約的經理,一位30出頭的年輕人。有一點巴基斯坦血統。英文很好,態度更佳。我們其實已經早已確定《何以如是》來台北演出的行程,有時,這樣的會面,只是想進一步了解,彼此是否理念相同、氣味相投。
Marko跟我,交換了對《何以如是》的心得。我們都同意,在精神與實質上,這是一個多國合作的製作。Peter Brook受瑞士蘇黎世劇院的邀約導戲,雙方共同力邀的演員,是德國舞台DIVA歌德史密特女士(Miriam Goldschmidt)。Brook對劇本語言,一向要求精準簡潔。這齣德語發音的戲,歌德史密特又自然負起了部分劇本創作與改編的重要工作。因此,法國與瑞士的合製,德國的劇本編寫,Brook的俄裔血統。混搭藝術,這戲,傳神地代表著。
混搭,不能變成混亂搭;唯一的方法,就是不能偏離主軸。《何》劇的主軸,是戲劇理論。這樣的戲,本應無趣、毫無市場的。但是由Brook大師作來,就像亞里士多德著作了「詩論」,讓人不能不拜讀、不能不細看。我常想,這齣戲,真的是要獻給所有舞台工作者的,不論幕前或幕後、台上或台下的。more
私房手札II《低迴李爾王》
跟Marie導演 (《低迴李爾王》導演Marie Montegani)見面前,我其實還在猶豫,《低迴李爾王》的邀約是不是應該成立?more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