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總表

《迷幻英雌》-這不只是跳舞,是情感和時空的一場拔河

  • 節目分類舞蹈
  • 演出單位比利時‧靛體舞團
  • 演出日期2009/08/28 (五) 20:00 
    2009/08/29 (六) 20:00 
  • 演出場地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文山分館    map
  • 演出長度60分鐘(無中場休息)
  • 票價$600
  • 附註本演出非親子節目。

節目介紹


「艾寇.倫茲與蘇文琪的heroïne,是一場美麗又精確的表演。」
---比利時標準報

「蘇文琪完美詮釋了這個充滿神奇魔力的獨舞」
--- 法國自由報


台灣舞者蘇文琪和比利時編舞家艾寇.倫茲共同創作此獨舞作品。2004年在比利時首演即震撼歐洲舞壇,旋及受邀至阿姆斯特丹、巴黎、布達佩斯、曼谷、漢城、東京、北京、上海、倫敦等地演出。神秘、飆悍卻又迷離的獨舞者,動靜間迸發出驚人的肢體能量,從身體到指尖飽滿豐沛,直至淹沒整個劇場。

編舞家試圖對東方表演中垂直的時間和空間,與西方表演中水平的時間與空間進行探索和創造。將身體置於真實與虛擬的不確定狀態,在垂直空間中,舞者就像充滿空氣的球體,飽和至引爆點;在水平空間裡,舞者掌控身體的能量,使其充滿空間中每一吋縫隙。


比利時靛體舞團
http://kobaltworks.be/


編舞者/艾寇.倫茲
艾寇.倫茲現任比利時靛體舞團(Kobalt Works)藝術總監。重要作品為Think Me Thickness (2001)、Mirth (2002)、Dreamlands (2003)、Opium (2004)、Bullitt(2006)以及獨舞作品States (2001)等。

曾追隨美國著名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艾寇既是得意門生也是得力助手。與羅柏‧威爾森合作作品包括70 Angels on the Façade (1998)、The Days Before - Death Destruction and Detroit III (1999)、Prometheus (1999),、Aida (2002)、Alceste (2004)等。因艾寇‧倫茲出眾的才華,羅伯.威爾在1999與2001年邀請艾寇‧倫茲為水磨坊中心的客座藝術家,與跨國、跨文化、跨領域的人才分享艾寇‧倫茲的創意。除此之外,倫茲也經常被邀請於歐洲和亞洲的工作坊或是藝術中心教導編舞。

不同於正規的舞蹈,艾寇.倫茲的作品展現了優雅的表現主義,成功表現了動作、光、錄像與聲音的交互影響。他作品的中心元素聚焦在舞動的肢體與時間空間界線的對抗,探查抽象的情感潛意識。除了西方元素的探索運用,艾寇.倫茲也大量引用他親身經驗的亞洲文化,從而發展出絕然純粹的個人美學。不管是印尼巴里島宮廷舞蹈,還是中國太極,也曾向中國戲曲名師裴豔玲學習。因此印尼、日本、臺灣、中國、印度、新加坡等地的傳統藝術,甚至武術,都在他的作品中有跡可循。他的作品可說是介於1920年代的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傳統東方舞蹈以及劇場形式之間。

舞者/蘇文琪
現任比利時靛體舞團(Kobalt Works)首席舞者,及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媒體藝術碩士班研究生。

輔大法文系畢業,1998年起加入光環舞集,參與1998《草履蟲之歌》,1999《黑潮》,2000《斷層》,2001《神曲》及《觀音聽舞》,並隨團巡迴全台、歐亞、美洲各國。2002年加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的靛體舞團,同年受國藝會補助,且擔任《光、呼吸、身體》台北創作計劃藝術總監與執行。2007年獲選文建會巴黎西帖藝術村駐村藝術家。2008年獲選法國巴黎西帖藝術村及巴黎市政府支持延長駐村四個月。

2004年任靛體舞團《迷幻英雌》(heroïne)編舞及獨舞,大獲好評,並應邀巡迴阿姆斯特丹、曼谷、漢城、巴黎、布達佩斯、東京、北京、上海、倫敦等重要藝術節。2006年獲選法國巴黎國立舞蹈中心舞蹈論壇《從東京到孟買》表演節目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出製作:比利時‧靛體舞團
藝術總監:艾寇.倫茲
編舞:艾寇.倫茲 /蘇文琪
舞者:蘇文琪
原創音樂:馬克.阿帕特
燈光設計:詹恩.梅騰司
舞台設計:艾寇.倫茲


全文檢索